——三十萬人,一個月光是糧食,那就是最低六十萬石的標準!
再按照‘每一個士卒需要34個民夫運糧’,就意味著漢室還要發動將近百萬人的民夫運糧。
而這些民夫在戰時的吃喝,中央也是要管的。
萬一這場仗打到三個月,三十萬戰卒加百來萬民夫,那就是將近的八百萬石糧食損耗,價值六萬萬錢以上!
再有,就是肉食。
——在戰時,野戰軍那都是要吃肉的!
三十萬人,一天吃掉個千八百頭牛,根本就跟玩兒一樣!
三個月下來,就又是百八十萬頭牛羊,價值超十萬萬錢。
再算上傷亡撫卹、有功將士的賞賜,以及武器軍械的損耗、馬邑地區的戰後重建等等,這一場仗打下來,沒個五十萬萬錢,根本就打不住。
五十萬萬錢,什麼概念?
從去年九月正式施行糧食保護價政策,到如今的七月,十個月的時間,少府從粟米壟斷生意上得到的全部利潤,也才不過十五萬萬錢!
算上國庫前後收的兩次農稅,以及少府按每人四十錢徵收的口賦,漢室在過去一年的全部收入,也就堪堪能到四十五萬萬錢。
其中,國庫農稅收入的二十多萬萬,早在收上來之前,就已經有了去向,包括俸祿發放、地方行政費用、軍費等等。
這部分,劉弘是一分錢都摳不出來的。
剩下的二十來萬萬,才是進入劉弘的小金庫:少府,能讓劉弘隨意支配,而不用和朝堂商量的部分。
這還沒把少府需要負責的宮廷日常開支、來年的預算給算進去。
在這種情況下,發起一場花費最起碼也將達到五十萬萬錢以上的大型戰役,別說劉弘地小金庫遭不住,即便是整個漢室中央,都遭不住!
要是沒有糧食保護價政策,這樣一場仗打下來,漢室中央絕對會一夜回到解放前。
丞相審食其,也將分分鐘體驗到坐牛車上朝的趕腳。
“三十萬···”
輕喃一聲,劉弘極力遏制住否決的衝動,面色略有些僵硬的望向柴武。
“還請大將軍細言之。”
看著劉弘皺眉沉思,不時搖頭嘆息的模樣,柴武本來氣都洩了一半。
——在柴武看來,劉弘再怎麼‘非人’‘早熟’,也終究還是‘肉食者’。
對於如此高額的軍費開銷,肉食者,往往都會選擇當縮頭烏龜。
但劉弘並沒有著急說‘這場仗先不打了’,倒是讓柴武心中復又燃起一絲僥倖。
“匈奴,漢室之大敵也;陛下城府頗深,屢有老成謀國之舉,當是分得清利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