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35章 糧食本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35章 糧食本位 (4 / 4)

除此之外,劉弘推行糧票,還有另外一層金融意圖,以及對未來的提前佈局。

試想一下:等將來少府買賣粟米,也透過糧票來進行交易的時候,百姓會發現什麼?

——拿著糧食到少府換糧票,回頭拿糧票,又能把糧食換回來···

這特麼不就是銀行?!!

到了那時,百姓能接受‘把糧食暫時存在少府’的觀念,自然也就能接受‘把錢存在少府’的觀念。

當然,任何紙幣和類紙幣的推行,最為重要的一點,還是防偽。

如果防偽工作出現問題,那無論少府的糧食儲備多麼充足,劉弘掌權下的漢室政府公信力多麼高,最終也必然會被‘假幣’所破壞。

所以在糧票這件事上,劉弘絕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了防偽工作之上。

一開始,劉弘想過以蜀錦為製作材料,以提高造假成本;也想過研發出此時尚不為人掌握的防偽技術,以一勞永逸。

但最終,劉弘還是決定發揮穿越者的優勢,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安穩。

——糧票兌換繫結戶籍,就應然而生了。

在堪稱非人的健全戶籍制度下,漢室完全有能力在發放糧票時,將糧票與百姓的戶籍繫結。

就如同後世的銀行賬戶:誰名下存了多少錢,直接可以在銀行後臺的資料庫查到。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其實糧票這個實物,也是沒有什麼發放必要的——反正官府有記錄,無論有沒有糧票,官府都不可能不認賬。

但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讓西元前的漢室百姓,直接從貴重金屬貨幣時代,跨越到數字貨幣時代,這步子邁的顯然太大了些。

所以,劉弘也只能為了讓百姓更容易接受,造出看得見、摸得著的糧票,讓百姓安心。

這樣一來,糧票的防偽工作就簡單多了:當一個人拿著一張假的糧票,到少府換糧食的時候,少府只需要查一下這張糧票的編號,就能確定這張糧票‘本該屬於何人’。

再比對一下眼前這個人帶來的戶籍,和官府記錄中該糧票的持有者相不相符,就能很容易的就判斷出糧票的真偽。

只不過這樣一來,如‘禁止私下交易’‘禁止贈送’‘必須本人兌換’等法律條令,也需要配套推行了。

對此,劉弘表示:嗨~

不就是多蓋幾個戳,頒幾道詔書嘛~

不在話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