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衛尉與郎中令類似,都不是專業性很強、對政壇影響力很大的職務,朝臣百官即便心裡不服氣,卻也只能咬咬牙認了。
原因很簡單:衛尉、郎中令、中尉三職,屬於長安朝堂預設‘由天子決定人選、去留’的屬衙。
蓋因此三者,衛尉掌兩宮宮禁,郎中令掌天子安危,中尉掌長安治安,均是‘非天子心腹不能擔任’。
雖然對二千石的高位垂涎不已,但對於這三個位置,絕大多數朝臣還是能保持冷靜的。
——誰讓朝中,沒有第二個能被陛下信任的臣子呢?
至於暗中謀求這三個位置,更是很有可能沾染上‘居心叵測’的嫌疑。
所以,朝臣也只是在覬覦的同時,對自己錯過成為二千石的機會發發牢騷,抱怨幾句罷了。
而劉弘透露出‘以秦牧為駙馬都尉’的意圖,之所以能讓外朝懂事的‘閉嘴’,倒也不是因為駙馬都尉有多麼牛掰。
——駙馬都尉,再如何,也不過是‘都尉’嘛!
真正關鍵的,是‘駙馬’二字。
歷史上絕大多數時期,‘駙馬都尉’的虛銜,普遍會被授予尚公主的駙馬爺,藉此掩飾其‘倒插門’的尷尬。
而在漢室,駙馬都尉卻頗有些異類——正常情況下,能獲得公主青睞的‘駙馬’們,普遍都是徹侯勳貴。
而且大都是食邑數千戶的頂級勳貴!
如高皇帝時期的魯元公主,最終便嫁給了食邑萬戶的宣平侯張敖,並生下了如今的太后張嫣,以及宣平侯兄弟幾人。
歷史上的文帝館陶主,也是嫁給了堂邑侯陳午,並與其生下了武帝皇后阿嬌。
景帝平陽公主就更不用說了——平陽公主夫,長平烈侯衛青是也!
所以在漢室,很少有駙馬爺的地位,比公主低太多的狀況發生。
即便是老好人陳午,也是實打實的徹侯,漢室最貴幸的百餘人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漢室的‘駙馬都尉’一職,便更多的被授予給外戚,即:某臣子武勳卓著,或簡在帝心,奈何資歷太淺,不好授予重要職務。
這種時候,劉漢天子便大機率會在這個臣子頭上,安一個‘駙馬都尉’的職務,以向外朝表明:這是朕的人!
這也很好理解:天子都受了人家的親姐妹入後宮,安了個外戚的身份,都算半個親戚了···
這樣一來,除非是此人的任職太過離譜,過分到了內史、少府這樣的位置,亦或是嚴重踩到外朝的痛腳,否則,外朝就不會發表看法。
現在,劉弘地第一次選秀還沒開始,但秦家的美嬌娘,以及陪嫁的侍女藤姬十來人,都已經在長樂宮,接受著宮廷禮儀的訓練。
待選秀結束,新晉后妃良娣也完成禮儀訓練後,長樂宮會一併發出冊命詔書。
對於此次選秀後,後宮嬪妃的品級,劉弘也給張嫣透了底。
秦、汲兩家的姑娘為‘七子’,另外從選秀的人選中遴德行敦厚者一人,亦為‘七子’,餘者,為‘長使’。
須得一提的是,與外朝官員百石二千石的品秩一樣,西漢後宮嬪妃,也同樣有著自己的等級劃分系統。
從低位最高的皇后,到第二等的夫人、第三等的美人,再到良人、八子、七子,以及低位最低的長使、少使,次序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