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93章 陳政事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93章 陳政事疏 (2 / 5)

而對於諸侯王反覆叛亂,《治安策》中給出的原因,也是直指問題核心。

——漢初異姓諸侯割據,韓信佔據楚國,最為強大,所以就先反了;

——韓王信得到了匈奴的支援,覺得自己強大了,就反了;

——貫高藉助了趙國‘四戰之地’的有利地形,就起了反心;

——陳狶部隊很精銳,就覺得自己能做一番大事,也反叛了;

——彭越被封到了梁國,認為自己很容易進入關中,也反叛了;

——黥布坐擁淮南之土數千裡,時間長了,也就反了;

而盧綰勢力最弱,所以在異姓諸侯王中,最後一個發動了叛亂。

在《治安策》中,賈誼還拿出一個正面例子,為自己的看法增加了可信度:長沙王受封彈丸之地,戶不過二萬五,故終未反而忠於漢室!

賈誼的這種看法,基本道透了漢初異姓諸侯,以及景帝一朝關東七國謀逆的本質:人心不足,蛇吞象。

更多的財富,讓諸侯王認為自己足夠強大,有能力跟長安掰掰手腕了!

時間一長,再有三兩個臣子慫恿,諸侯王謀反,也就是必然的事。

賈誼在《治安策》中也說了:如果讓樊噲、酈商、周勃、灌嬰等人做諸侯王,那他們也可能反叛;反觀漢初諸侯,如果讓韓信、彭越等人在最開始,就只獲封為徹侯,那他們就不太可能造反了。

對此,劉弘也抱有同樣的意見:要想從根源上杜絕諸侯王不臣,乃至於作亂之心,唯一的辦法,就是削弱諸侯王。

只有諸侯國弱小到諸侯王一眼就能看出,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拗不過長安,諸侯割據的問題,才能徹底杜絕。

而相較於粗暴削奪諸侯封土的《削藩策》,無疑是更溫和的《推恩令》更容易為諸侯所接受——不管怎麼樣,國土還都是自己家的嘛~

雖然被分給了兒子們,但總量沒少。

這樣一來,劉弘也能避免‘圖謀諸侯土’的指控。

但賈誼在《治安策》中,為諸侯王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法,卻非常簡單粗暴:直接將諸侯國分裂為數部分,最大,也不能超過侯國的範圍!

眾所周知:漢室徹侯最高等級,也只到‘縣侯’;其所屬封土,頂多是一座城,加上週邊土地

也就是說,按照賈誼在《治安策》中的說法,如果一個諸侯國有五十城,那就要分成五十個徹侯封國!

如果當代諸侯王只有五個兒子,那在這個諸侯王死後,就先從這五十個封國中拿出五塊,給那五個兒子,剩下四十五塊封國暫時由中央控制,等這五個兒子再生下兒子,再依次發放給他們的後代。

而《推恩令》中,與賈誼的想法所不同的是:諸侯薨而有三子,則分其國為三,三子各領一國;待此三者薨,再裂各自土。

雖然二者發展到最後的結果,都是諸侯國被分裂為一塊塊只一城、一縣的彈丸之地,但這個被賈誼有意無意忽略的過程,卻是這個政策之所以能被諸侯王接受的關鍵。

試問一個坐擁五十城的諸侯王,如何能接受自己死後,長子的封國只剩一城?

又試問哪個王太子,能接受父親五十城的諸侯國,到自己手上就只剩下一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