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想月氏人的事之前,劉弘還有一個極為迫切的疑惑,需要秦牧給出答案。
“歲初之事,朕便聞狄酋冒頓命不久矣;怎今尚無冒頓身死之訊傳至?”
一開始,劉弘確實沒把這件事當回事兒——歷史上,冒頓死於公元前174年,即漢文帝六年。
而現在的時間,對應歷史上的文帝二年。
從這個角度而言,冒頓應該還有四到五年的壽命。
但隨後,邊牆傳來的訊息卻愈發讓劉弘懷疑:自己的穿越,莫非連冒頓的壽命都影響了?
——東胡王密信:龍城戒嚴!
雲中守魏尚更是在奏疏中,及其詳盡的描述了自己所打探到的一切:左賢王自河西撤往幕北;右賢王意圖從幕南入幕北,受到左賢王阻撓!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指向同一個結論:冒頓,真的沒有幾天好活的了。
可隨後,本該傳來的‘冒頓死了’的訊息卻遲遲沒有傳來;反倒是秦牧帶回了訊息:匈奴暫時擱置南下攻漢戰略,將大半戰略重心,放在了月氏人身上!
而在匈奴的雙頭鷹政策中,右賢王的任務是南功漢室,至於西向的攻略,則都由左賢王,即如今的‘匈奴太子’,下一任匈奴單于攣鞮稽粥負責。
既然匈奴人敢繼續向外擴張,甚至以滅絕、以統一草原為目的,向月氏人進行戰略部署,就意味著冒頓還能撐幾年。
如若不然,作為單于大位第一繼承人的左賢王攣鞮稽粥,是斷然不敢遠離冒頓身邊的。
——草原可不是中原!
政權接替,從來不講什麼父死子替,兄終弟及,也從來不管先主的遺願。
草原人信奉的,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勝利者得到一切,失敗者失去一切!
每一次政權更迭時,草原都要經歷一場動盪。
歷史上,冒頓死去,左賢王攣鞮稽粥第一順位遞補為單于;攣鞮稽粥上位後所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鎮壓右賢王的叛亂!
最終,歷史上的老上稽粥單于成功打敗了自己的叔叔,並寬宏的饒恕了叛亂的右賢王。
感恩於老上的仁慈,右賢王自此不再有二心,而是鞠躬盡瘁的為匈奴主持南方戰略——攻打漢室。
到老上死去,左賢王攣鞮軍臣繼位,之後的第一件事,也同樣是鎮壓右賢王的叛亂。
準確的說,是軍臣認為右賢王有野心,便將右賢王騙到了單于庭,旋即發動了武裝清洗。
與此同時,漢室則在經歷著景帝一朝的吳楚七國之亂。
至於軍臣學習右賢王極其黨羽之後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右賢王之子伊稚邪,最後成功奪得了單于之位,把軍臣的兒子於單趕去了漢室做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