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71章 悼惠絕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71章 悼惠絕嗣 (2 / 6)

“再後,便是老夫率軍擊賊之後,賊腹背受敵,又群龍無首,旋即四散而去···”

說著,柴武便陷入了回憶之中。

前天晚上,派去筦城的信使彙報:大將軍灌嬰同意分出一半兵力,接替大河以北卷縣一代的防務。

但大軍抵達日期,卻是讓柴武陷入了兩難之境。

——根據灌嬰的答覆,接受卷縣防務的五萬軍卒,最早也要在昨日晚上,才能抵達卷縣。

如果等到灌嬰大軍趕到,飛狐都尉再去渡過大河,然後從敖倉奔襲到滎陽,起碼也得是今天正午。

可齊軍攻打滎陽的猛烈程度,卻使得根本柴武根本不敢去賭——賭一天之後,滎陽城頭立著的,仍舊是漢纛···

所以,柴武實際上在前日晚上,收到灌嬰的回覆之後,就開始準備提前渡河了。

在渡河之前,柴武甚至還糾結過一段時間:自己提前渡過大河,而大河以北又沒人駐守,萬一叛軍從大河方向脫離包圍圈···

但最終,柴武還是決定冒險一試。

原因很簡單:除非叛軍早就準備渡過大河,從北逃離滎陽敖倉一帶,否則,大河方向前後不到一天一夜的防守漏洞,根本無法被叛軍所利用。

——飛狐都尉,是在昨日天大亮後,才堪堪渡過黃河的!

哪怕是從昨日早晨開始算,直到灌嬰允諾的‘日暮至卷縣’,也不過五個時辰而已。

二十萬大軍渡過大河,別說五個時辰了,恐怕就是五天,都未必能全部抵達大河對岸。

再者:柴武之所以要冒著‘讓包圍圈北面出現漏洞’的風險,非要提前渡過大河,正是因為柴武篤定,叛軍的注意力,應該全部集中在了滎陽城。

——哪怕要北渡大河,以入趙國境內,叛軍將士起碼也得吃頓飽飯,把肚子填飽吧?

事實證明,柴武的抉擇非常正確:叛軍非但沒有在大河南岸戒備,甚至將卞西、汜東的防備力量,都大半拉去了滎陽城下。

或許聽起來很誇張:滎陽城內尚能一戰的守軍不足萬,身後飛狐軍也不過數萬人,就能讓尚有十數萬士卒的齊軍土崩瓦解?

但實際上,這一點都不奇怪。

——在封建時代的戰爭中,兵力通常是最直觀的優劣勢判斷依據,但有些情況下,卻也是最容易給人錯覺的依據。

就拿昨日慘烈無比的滎陽保衛戰來說:滎陽城守卒不過萬餘,叛軍二十萬,二十比一的兵力,叛軍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攻破滎陽,這是因為滎陽城的城牆,將雙方懸殊的兵力差距縮小了不少。

而在這種情況下,若有一支來歷不明,且明顯來者不善的人馬,出現在了叛軍身後,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

——叛軍想攻城,卻擔心身後遭到襲擊,旋即想回身,圍剿這夥人馬。

無形當中,滎陽城的防守壓力就被縮小;而作為機動力量的飛狐軍,即便不能力戰,也能隨時騰挪進退。

這也是封建時代,十分常見的‘分兵兩處、互為犄角’戰術之由來:一方遇襲,另一方就能給敵方造成巨大的壓迫力,以及不確定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