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漢軍三十萬大軍,則分為五部,分散於包圍圈各處。
這種情況下,強行縮小包圍圈,無疑會使最終結果產生更多變數,也會加劇漢軍的傷亡。
在這種情況下,韓信先是玩兒了一手‘四面楚歌’,等楚軍將士都燃起歸鄉之情,便開始了圍三缺一之策。
三面被圍,又思鄉心切,楚軍只能是向沒有被圍的方向逃跑;但跑出包圍圈不遠,就遭遇了一支又一支的小股攔截力量。
戰,則失去突圍良機,不戰,則會被咬住尾巴,無從逃脫。
無可奈何之下,楚軍只能不斷地‘斷尾求生’——每碰到一支攔截力量,就丟下一支人數對應的人馬斷後。
反反覆覆數十次,等到霸王終於逃到東城,麾下竟只剩二十八騎追隨···
在後世,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霸王別姬,烏江自刎;但在此時的漢室,垓下戰役,成就的則是淮陰侯的十面埋伏。
而今,柴武針對叛軍坐下的部署,便頗得‘十面埋伏’之要;只不過,淮陰侯安排攔截的兵馬,被柴武巧妙地替換成了滎澤。
同樣是削弱手段,但天然形成的沼澤,卻被柴武納入了戰略謀劃當中。
想清楚這些,申屠嘉就已經認可了柴武的策略。
“回稟車騎將軍,某···”
“報!!!”
沒等申屠嘉說完,城牆外便傳來一聲高亢的呼喊聲。
抬頭望去,就見一騎卒向城門飛馳而來,手中高舉著一支手臂粗的竹筒。
不過片刻,那騎卒便被引上了城牆,來到了申屠嘉面前,氣喘吁吁地一拜。
“稟將軍,梁中尉昭奉陛下詔命,率代國兵三萬,馳援滎陽。”
“此刻,當已出函谷!”
聞言,申屠嘉稍一滯,便激動地一掌拍在搶奪之上:“善!”
“如此,函谷當無憂!”
暢呵兩聲,申屠嘉便精神抖擻的h回過身,望向那飛狐騎卒:“代某稟車騎:嘉得陛下詔命,誓死護滎陽數萬百姓之周全;車騎之令,恕難從之。”
“然車騎之策,某已俱知;成皋亦得梁中尉駐守,車騎依計行事便可。”
言罷,申屠嘉便面色一肅,望向城牆外,不過十數里外的卞水。
“及於淮陽尉,當奉陛下詔命,同滎陽共存亡!”
※※※※※※※※※※※※※※※※※※※※
雖然戰爭還沒開始,但滎陽城內,早已充斥著戰爭的氣息。
一輛輛滿載弓弩箭矢的馬車駛向城牆,使城牆上壘起一座座箭矢組成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