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相較於《削藩策》所必然會帶來的阻力,推恩,反倒可以讓諸侯王們無暇對抗。
試想一下:一個身為諸侯王之子,卻因庶出而什麼都得不到,等父親死後,只能得到一筆錢財,就要被掃地出門的王子,突然聽到可以裂土為王,會是什麼反應?
只怕彈冠相慶都不為過!!!
那倘若這個時候,身為諸侯王的父親,卻對這個事表示反對?
父子結仇可能不至於,但王子們找老孃們哭訴一番,然後這幫王妃再猛揪諸侯王耳朵,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妾侍奉大王終生,幸生得一子,大忘卻厚此薄彼至此,只以妾之粗鄙,而輕妾與大王所生之子邪?’
——劉弘都能猜到那些諸侯王的妃子們,在知曉推恩策後,會說出怎樣的話了···
對於此策可能引發的輿論分歧,劉弘甚至有一個十分完美的例子,來證明其正確性。
——如今尚提兵關外,為禍關東的齊悼惠王諸子!
要知道這幫二貨,可就是因為劉弘沒有‘遍封悼惠諸子’,才決定起兵反叛的!
只要今後,有哪個睿智敢站出來,對推恩之事比比歪歪,劉弘就可以把這個血淋淋的例子扔出來:齊悼惠王諸子之所以會起兵作亂,那就是因為沒有推恩吶!
如果悼惠王諸子皆為王,還會有如此親者痛,仇者快的悲劇發生嗎?
劉氏宗親,至於如此自相殘殺嗎?
天下蒼生黎庶,至於遭受戰火荼毒嗎?
如此正義凜然的說辭,足以讓劉弘穩坐釣魚臺,坐等如今動輒數十城的關東諸侯國,在百十年後,變成一個個坐擁一城甚至一縣、在冊之民不過千百人的彈丸之地。
推恩策,就是劉弘針對漢室宗親諸侯,所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溫水煮青蛙,青蛙沒準也樂在其中。
而推恩策究竟能否順利推行下去,其關鍵,就在太祖劉邦的親弟,如今的楚王劉交身上。
如果劉弘大咧咧把推恩策往朝堂一擺,然後朝儀透過,下發到關東諸侯,雖也能有效果,但終歸是會多許多麻煩。
會不會有哪個小聰明,為了今後國土不被分裂,就開始獨寵王后,甚至生一個兒子就化身柳下惠?
再比如,某個自認為聰明絕頂的劉姓諸侯,為了保全國土,將除長子之外的所有兒子一起帶走?
——可別忘了,溺嬰之俗,在漢室尤為嚴重!
百姓選擇溺嬰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門。
家窮養不起這都算是好的——什麼生辰不吉利啦~八字不順眼了~
乃至於‘出生時村裡有人死’,都可能成為百姓溺嬰的動機。
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諸侯王為了保全家產,溺嬰乃至於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子,完全有可能發生。
劉弘可不想百十年後,各家諸侯還是如今這般坐擁數十城,家家卻都是獨生子女,劉氏諸侯早於時代兩千多年,開始嚴格遵行計劃生育。
所以,推恩是否能起到效果,能否達成劉弘‘肢解關東諸侯國’的最終目標,就少不了‘榜樣’的力量。
還有比太祖劉邦的親弟弟,如今的楚王劉交還合適的榜樣人選嗎?
輩分高,風評好,兒子又夠多——給劉氏諸侯做榜樣,大小長短正合適!
而且按照歷史上所記載的壽命,劉交,只怕是沒幾天好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