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確如此;陛下已於秋七月末至長安!”
聞言,灌嬰心中像被錘子猛砸了一下般,隱隱揪痛起來。
“怎會如此···”
在灌嬰的設想中,此事最終無外乎兩種結果:要麼,是代王被陳平、周勃迎入長安,亦或者,代王因年初之事記恨在心,陳平、周勃擔心代王登基後報復,便回頭迎立齊王。
灌嬰甚至設想過無數種可能性,如齊王打敗自己,亦或代王打敗小皇帝之類的。
但灌嬰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小皇帝居然···
“丞相、太尉如何?”
慌忙一開口,就聞家僕語氣中驚懼更甚:“皆亡···”
“小人至長安時,絳侯已亡;不過幾日,丞相亦亡。”
“待小人迴轉,復聞內史高老請辭,典客因貪墨被罷,亦已離長安···”
聞言,灌嬰滿臉呆滯的跌坐回筵席之上,只喃喃囈語著:“怎會···”
“怎會如此···”
不知過了多久,灌嬰才勉強振作起來:“將長安之事悉數道來,不可有半點錯漏!”
就見家僕慌然一拜,便將打聽來的事盡數道出。
“小的聽聞,先是長安掀起‘代王大勝,陛下行蹤未知’之流言;然朝堂未有定論。”
“後丞相攜百官至長樂,終太后唯召見丞相一人,不知所言者何。”
“次日,朝臣百官便於城門處迎駕,便得代王、王太后隨陛下回長安;絳侯當日薨。”
言罷,家僕似有想起什麼般,小聲補充道:“坊間傳言:陛下回長安前夜,絳侯或領北軍以攻未央,未遂···”
聽著這一個個令人心驚膽戰的訊息,灌嬰的大腦飛速流轉,分析著這一樁樁訊息背後的關聯。
“丞相至長樂,當欲勸太后立代王···”
“太尉攻未央,當欲除淮陽、梁王二人···”
“代王攜王太后···”
喃喃自語著,灌嬰話頭嗡時一滯,終是苦澀的搖了搖頭。
“丞相敗的不冤吶~”
見灌嬰突發此嘆,家僕頓時一慌:“主君,事已至此,當該如何是好?”
聞言,灌嬰戲謔一笑:“慌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