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第一次sj大戰是華夏內戰,那又有什麼不好?
為了完成如此宏遠,劉弘非但不能如同歷史上的劉恆那般,肆無忌憚的破壞軍功勳爵名田宅的信譽,反倒要去維護。
又想維護規則,又想在規則上破個例——這就是劉弘,在面對韓王率部南歸一事上,所遇到的困局。
劉弘最終的選擇,也是歷史上大多數君王的選擇:明知這樣做是錯的,但仍舊不得不做,怎麼辦?
找個臣子背鍋就行了。
“陛下若無事,臣等便告退。”
劉弘正沉溺於‘統一亞洲馬踏埃及’的美夢,思緒便被田叔出身打斷。
回過神來,劉弘頗有些尷尬的一拱手:“且不忙,朕召少府,亦有事相問。”
稍調整一番面色,劉弘便對田叔問道:“今少府、御史大夫俱在,還請將今歲關中各地田畝所產,大致告於朕與北平侯知。”
聞言,田叔面色稍一詫異,片刻之間便復歸平常。
“稟陛下,今歲秋收,境況實不容樂觀。”
說起正事,田叔的氣質自然地嚴肅起來。
“關中各地均已將奏疏呈抵內史,除渭北一帶,畝產堪堪得三石外,其餘諸郡縣,畝產多不足兩石半。”
“其中尤以陽夏所欠者為最;畝產堪得二石餘,較之往年,竟少得四成···”
說著,田叔的面色逐漸沉重:“臣奉陛下之令,以主爵都尉行平價售糧之事,供養關中百姓民;臣以為,或當以陽夏為先。”
聞言,饒是對關中田畝減產有所預料,劉弘也不由得長嘆一口氣。
不過一家諸侯叛亂,就幾乎使得整個關中減產四分之一···
“主爵都尉鋪行關中之事,少府以各地農產論定先後即可。”
“及至當售之糧,可暫以敖倉陳糧充之。”
得到授意,田叔正要拜喏,就聞劉弘補充道:“於關中各地鋪分主爵都尉時,少府當留意地形,以備糧倉建造之地。”
既然要在各地買賣糧食,自然不可能全部都從少府運過去,或將買到的糧食送來長安。
在各地設立糧倉,以做糧食儲存之中,自然也應該早做準備。
待等張蒼、田叔二人領命而去,劉弘獨自坐在涼亭之中,不由陷入沉思。
“關東諸侯,終究是禍患吶~”
“待睢陽戰罷,推恩之事,也當提上日程···”
“從誰開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