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一個人,審食其自卑之餘,亦是有著崇高的敬意;對於張蒼能舉薦一位能出任內史的人才,審食其絲毫不覺得奇怪。
在審食其期待的目光注視之下,張蒼卻是暗自一苦笑,旋即略有些不自然道:“左相誤會老夫了。”
“內史之職,老夫卻未曾有賢才之選···”
聽到這裡,審食其才明白過來:張蒼並不是有更合適的人選,而是單純認為,陳濞實在不合適出任內史···
想明白這些,審食其面上笑容略散了些,眉宇間的和善,也悄然被一絲淡然所取代。
“既未有才勝博陽侯之選,老夫以為,北平侯還是稍安勿躁,恭聞聖訓為好。”
說著,審食其目光中稍帶上了一絲疏離:“同為勳臣,不免相遇於宮諱之內;北平侯如此作為,待他日博陽侯知曉,終歸有傷和氣···”
略有些冷待的丟下一句忠告,審食其便稍整衣帽,回到朝臣聚集的位置,復又閉目養神起來。
看著審食其的態度肉眼可見的冷淡下去,張蒼呆愣片刻,旋即無奈一下。
“呵,同為勳臣···”
對於審食其口中,‘勳貴應當守望相助’的說法,張蒼可謂嗤之以鼻。
但同為徹侯,張蒼對於勳貴階級這樣‘報團取暖’的做法,也是無可奈何。
——即便是換位思考,張蒼也無法斷言,在面對那些同為徹侯,甚至比自己食邑更多,地位更高的徹侯時,自己能夠大公無私,而不顧貴族體面。
“唉···且罷。”
“待日後位列相宰,再論此事吧。”
陳濞固然不是內史的最佳人選,但作為開國老臣,陳濞也不至於做的太差。
張蒼正於一旁自我安慰著,不遠處的審食其便不著痕跡的撇了張蒼一眼,旋即又將眼睛閉上。
“哼!”
“未為相,便欲插手朝政?”
“真當老夫這左相,乃塑像不成?!!”
暗自腹誹一番,審食其便低下頭,開始思慮起今後的朝野格局。
若劉弘知曉審食其心中所想,必然會為審食其的‘天真’而感到愧疚。
“天子駕臨,百官恭迎~”
“跪~”
一聲高亢的唱喏後,劉弘那矮小單薄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北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