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果然生而神聖!”
“便是眾臣此番作態,亦未能躲過陛下之預料···”
回想起下午散朝之後,劉弘單獨留下自己所做出的交代,張蒼不由長嘆一口氣,旋即面色稍一正。
“不知各位深夜造訪,可有何貴幹?”
對於張蒼而言,此時堂內坐著的是蠢貨也好,奸妄也罷,都只能以禮相待。
張蒼甚至要拿出‘不恥下問’的作態,跟這幫滿腹齷齪的政棍相處;就算做不到言談甚歡,也要保持起碼得和氣。
原因很簡單:陳平告別丞相之位,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
如果明日清晨,曲逆侯府仍舊沒穿出‘丞相薨故’的訊息,那明日朔望朝的第一項議題,很可能就是罷相!
——此番,當今劉弘可是冒著天大的風險,才終於逼得周勃萬劫不復!
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當今自然不可能滿足於弄死一個早就已經被罷免的故太尉。
陳平即然也難逃一死,也就意味著,張蒼被拜為丞相的日子越來越近。
即便當今出於體面,多留審食其在丞相大位之上待幾年,最終結果,也必然是以張蒼為丞相——御史大夫兼亞相之責,丞相出缺,必然是御史大夫遞補!
或許原來,此時還有異數。
撇開高皇帝劉邦像機關槍一樣,一連任命漢室前五個丞相不論;在漢室的政治傳統中,丞相繼任者的人選,本該由即將卸任的丞相舉薦。
即:陳平卸任時,有資格舉薦丞相候選人。
為了顧全老臣,天子也大機率會同意原丞相的提議。
但現在?
——陳平別說下一任丞相了,恐怕連侯世子的人選,都無法決定了!
如此一來,丞相的任命,自然就是迴歸高皇帝時的傳統:皇帝點人。
而作為故皇帝太傅王陵所舉薦的御史大夫(亞相),張蒼成為漢室下一任丞相的機率,高於百分之九十九。
作為準丞相,張蒼必須與大部分朝臣維持相對和諧的關係,才能在將來得到朝堂的配合,更好的貫徹政治任務,實現胸中抱負。
“也不知陛下所言之‘科舉’,可能解吾漢家缺官之苦···”
暗自嘀咕一聲,張蒼便露出一抹溫笑,等候堂內朝臣的答覆。
——在漢家擁有足夠的選擇之前,也只能指望堂內這百十人,為朝堂中樞充當螺絲了···
“日入時分,吾等本不當叨擾北平侯。”
“然今日···”
只見一位中年男子出身,面色阿諛的解釋一聲,旋即露出一片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