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對於一位九卿‘無故’缺席,御階上的劉弘卻是一點疑惑都沒有!
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吳公,只怕是身在絳侯府,代表朝堂,向剛剛去世的周勃表示哀悼···
“竟是如此···”
此時此刻,滿堂百官心中,逐漸浮現出前不久,才被劉弘下達的詔令:爵關內侯上、秩二千石者不辱···
——周勃,成為了漢家‘將相不辱’傳統的第一位體驗者。
此刻,百官卻顧不上為周勃的突然死亡唏噓感嘆了···
此時朝臣所關心的,是周勃的‘死因’!
準確的說,是劉弘為周勃的死亡,會給出怎樣的解釋。
沒讓眾人期待太久,令勉的回答,就將答案大半揭露在了朝臣百官面前。
只見令勉面色一正,嚴肅道:“御史大夫、衛尉、宗正、奉常、少府,及故太傅安國侯同劾:絳侯勃,於陛下離京之日,未尊太后之令,不思悔改,仍行走於長安之內。”
“昨日,更偽太后懿旨,欲以北軍之兵入未央,得衛尉率強弩都尉所止。”
“午時之前,廷尉朝太后,乃知絳侯矯詔事確鑿,遂按律,著人登府捉拿絳侯。”
“絳侯勃見廷尉登門,自知罪無可恕,遂飲酒自盡。”
“此刻,廷尉正於絳侯府視葬;一俟禮畢,便當按律拿絳侯府上下,候陛下聖裁。”
言罷,令勉便鄭重一拜,在劉弘點頭之後,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劉弘身後。
而在劉弘身側,坐著兩道往日並不常出現於廷議中的身影。
準確的說,是從未在漢家廷議當中出現過,卻在漢室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女人。
——當朝太后張嫣,以及太妃、代王太后薄氏。
漢尚右,張嫣便跪坐於劉弘右側,與劉弘同樣面向殿內;代王太后薄氏則跪坐於張嫣身側,側對朝班。
薄氏的出現,也並沒有讓殿內眾臣感到哪裡不對——雖然‘太妃’這種身份的女子,還從未在漢家廷議中出現過,但按照周禮,諸侯王太后得到天子召見時,便是如此時這般,陪坐於太后身側。
倒是太后張嫣出現在廷議之中···
“母后以為,絳侯族眾,當如何處置?”
一聲溫柔的詢問聲自御階上傳來,頓時將殿內眾人的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去;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目光緊緊鎖定在太后張嫣身上。
只見張嫣稍一嘆息,便滿是不忍道:“絳侯縱行差就錯,然亦罪不至死···”
張嫣剛一開口,劉弘便稍有些無禮的打斷道:“母后慈悲,然國法不得不顧;矯詔者族,此乃吾漢家律法之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