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37章 絳戾侯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37章 絳戾侯薨 (2 / 4)

漢室立,宣告動盪的春秋戰國,以及秦王朝的崩塌。

在戰國時期顯赫於天下的諸家學說,也都因經書典故毀於始皇帝的焚書令,及戰火而大半凋零。

即便是一個鬥字不識的農夫,都知道漢家當政的,是黃老學說。

但實際上,在漢室建立之初,諸子百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家,還是留有傳承的。

如儒家,便出了叔孫通那樣的大才,幫助高皇帝劉邦底定了‘漢室特色禮制’的基調,將劉邦那個老流氓哄得一愣一愣的,直呼‘吾今日始知皇帝之貴矣’。

黃老學更是一掃戰國時期的頹勢,藉助著法家因秦而被輿論否定,儒家則因劉邦那句‘高陽酒徒’而直不起腰的時間點,一舉成為了漢室顯學,甚至是唯一的顯學。

儒,法,黃老,怎麼看,都覺得離‘諸子百家之佼佼者’還差一些什麼···

墨家。

作為華夏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且最令人熱血澎湃的學派,墨家在戰國時期的地位,只能用至尊王者來形容。

在彼時的列國掌權者眼中,儒家,算是諸子百家中順位最低的一個:在那樣一個戰亂不休,禮樂崩壞,列國都想著統一天下的大爭之世,儒家那一套‘仁義禮智信’,著實沒什麼市場。

跟戰國諸侯將仁義道德,幾乎等同於對牛彈棉花——不止牛不知道你在幹什麼,很有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在幹什麼!

即便是作為儒家祖師爺,被後世人尊稱一聲‘聖賢’的孔仲尼,也是窮盡一生遊列各國,而沒能撈到一官半職——孔子周遊列國,與其說是遊學經歷,倒不如說是面試失敗集錦···

與人人以禮相待,卻毫不認同的儒家相比較,法家的狀況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在戰國諸侯認知中。法家士子,不過是一群整天嚷嚷著改革,變法,動勳貴蛋糕的愣頭青!

若非秦憑藉商君變法而強盛,法家在戰國時的地位甚至不會比儒家高。

——儒家人,起碼他講禮貌啊···

即便是在商君成功為秦變法,使秦國肉眼可見的強大起來,在短短數十年間從千年小受發展為‘虎狼之秦’後,被後世奉為法家代表人物,且身為韓國公子的韓非子提倡在韓國變法改革,也是沒能得到身為韓王老爹的支援。

縱橫家,在經歷蘇秦、張儀時代的短暫光輝歲月之後,也是急速走向了衰敗的道路——縱橫家外交縱橫那一套,說白了就是危言聳聽,恐嚇威脅,無所不用其極:割不割城?不割大軍即刻便至!

時間久了,各國也都看透了縱橫家的三板斧;再加上人才斷檔,曾經輝煌一時的縱橫家,在戰國末期徹底落寞,並在漢立之後,徹底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

儒、法不行,縱橫家過時,黃老學甚至還沒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那戰國時的顯學,是那家呢?

墨翟之學、楊朱之學!

楊朱學說,推崇極端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其中心思想可用一句概括:楊朱唯我,不以物累。

這樣‘邪惡’的學說,便曾在戰國那段思想文明摧殘的時代,與墨家成為了執天下學術、思想牛耳的兩大巨頭。

隨著時代的推移,楊朱學**裸弘揚自私自利的中心思想,漸漸被習慣仁善寬和的華夏人民(主要是需要百姓無私奉獻的諸侯)所否決,墨家,則是成功留存下來。

世人皆知,秦統一天下,乃是以商君變法為強盛之伊始,呂不韋掌權為發展巔峰,最終在嬴政和李斯二人的通力合作之下完成。

若問起“秦朝的執政學派是何?”,絕大多數人都只能想起李斯所出身的法家。

但實際上,僅憑藉‘富國強兵’‘嚴苛律法’的法家,秦國非但沒能完成統一大業,甚至在長平之戰後被關東列國聯軍逆推回函谷關,差點被打入大本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