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狐軍常年駐守邊牆沒錯,經歷過的戰鬥強度大,飛狐將士人均身經百戰也說的過去,但要說飛狐軍與南北兩軍天差地別,還是有點誇張了吧?
要知道北軍常年宿衛長安,只要關東一出事,都是北軍出征平叛的!
在面對諸侯王麾下的‘精兵強將’之時,只以萬餘北軍,以及數萬民壯組成的中央大軍,就能對叛軍形成絕對碾壓之勢!
北軍如此,以豐沛子弟為班底的南軍,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
但現實,卻狠狠給了蟲達一個大嘴巴子!
在過去這半個多時辰內,駐守宮牆的強弩都尉部,死傷甚至沒達到三位數!
除去那幾十個中箭身亡的倒黴鬼以外,其餘中箭負傷計程車卒,此時甚至仍舊堅守在城牆之上,絲毫沒被傷勢所影響。
即便是那些陣亡的將士,也大都是原南軍遺卒;受傷之後似毫髮無傷般繼續作戰的,則俱是故飛狐軍強弩校尉計程車卒。
反觀城外,由周勃、以及所謂‘內史領衛尉事’的劉揭所指揮的北軍,此時已是在強弩都尉的猛烈火力壓制下抬不起頭。
不對,不是北軍。
此時,應該稱之為叛軍了。
在強弩將士搶先完成三輪弓箭齊射之後,叛軍勉強完成了盾兵部署,將士卒藏在了盾牆之後。
按照正常的狀況,自然就是躲在盾牆之後的叛軍,透過弓弩拋射作為反擊手段了。
但今日一戰,可謂讓蟲達大開眼界;雖未表現出來,但暗地裡,蟲達可謂是驚叫連連。
在叛軍盾牆形成之後,宮牆之上按部就班的開始利用床子弩,來破壞敵方盾陣;強弩將士,也按照蟲達的預想,開始以弩作為持續火力手段。
但讓蟲達大感非人的是:光城牆上這兩千人當中,居然就藏著二十個以上,手持大黃弩的武卒!
除卻這二十多名能拉的開十石強弩的變態,還有將近四分之一計程車卒,沒有如其餘尋常士卒般操作四石弩,而是將一柄柄六石強弩,架在了牆垛之上。
數百柄六石弩,二十餘大黃弩,再加上蟲達前幾日未雨綢繆,部署在宮牆上的四架床子弩,守軍的火力,已經達到了這個時代所能到達的巔峰!
床子弩自不用多說,作為已知世界殺傷力最大的遠端打擊武器,其作用毋庸置疑。
毫不誇張的說,防守方每有一架正常運作的床子弩,就足以讓進攻方付出百人以上的傷亡!
當然,床子弩的弊端也十分明顯:超大的射程和射擊力度,使得床子弩的射擊間隔遠長與尋常弓弩;且精準度極低,大多數時候,被作為震懾手段而非殺傷手段使用。
但在今日的狀況之下,床子弩的弊端卻被無限縮小。
叛軍在陣前擺出連綿近二里的巨盾牆,使得床子弩根本不需要瞄準,只要能射到盾牆之上,就能在叛軍的盾牆上開啟一條約丈寬,數丈深的缺口。
相較於手張、足張的弩機,以絞盤為挽弓方式的床子弩,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士卒體能消耗過大。
體能,在防守戰中尤為重要!
而作為漢室單兵操作的武器中殺傷力最大的武器,大黃弩也同樣具備相當變態的殺傷力。
其人工操作的特性,雖使得操作者每射出一支弩矢,就需要休息一段時間,以緩解強大後坐力帶來的疼痛,但同樣巨大的力道,使得大黃弩同樣具備破壞敵軍盾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