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身為漢室丞相,如今臨時攝政的陳平,亦是不得不做出晚輩之禮,深深一拜:“曲逆侯平,參拜老太傅。。。“
安國侯,王陵。
自劉弘坐穩皇位以後,便逐漸在朝堂銷聲匿跡,卻讓任何一個人,都不敢忘記的存在!
太祖高皇帝末年,呂后深恐親子劉盈以此未壯之年無從執掌天下,遂向高祖劉邦提出了那道流傳百世的難題:蕭相國之後,何人可為漢之相國?
劉邦想都不想,脫口而出:平陽侯曹參,具治國之才,安國之能,可為蕭何之繼任者。
聞言,呂后看了看年過耳順的蕭何,再看了看更老的曹參,值得扶額長嘆,再問道:曹參之後呢?
這下,劉邦猶豫了。
至於劉邦片刻之後,告於呂后的答案,在如今漢室已是人盡皆知。
——安國侯王陵,公忠體國,忠心位謀臣之首;雖無治世之才,然可做安國之用。
曲逆侯陳平,其才不輸曹參,然終歸資歷尚淺;驟居高位,難服於朝臣。
且曲逆年齒過青,閱歷不豐,雖有強國之謀,然無安國之斷;當多加歷練,以效安國侯之長。
曹參之後,王陵繼任相國之位,以休養生息,養民安富;待曲逆侯得以長進,再任之以為相,以謀勵精圖治,興吾漢室之強。
劉邦的軍事才能,在後世各有議論,有人認為上佳,也有人認為其鯨吞天下,全憑韓信。
執政才能更是一邊倒:無論是經濟破壞政策——三銖錢,亦或是亂七八糟的禮法,都證明劉邦的屬性,在“治政“一項上嚴重偏科。
但無論古今,無論中外,歷史研究界對於劉邦的一點,可謂毫無異議的讚揚。
——識人之明。
韓信,蕭何,樊噲等人自是不用多說,光是劉邦一介荒野莽夫,能從故楚貴族項羽手中奪得天下,就足以證明一切。
起碼就目前而言,劉邦的預言,以近乎百分百的準確率應驗著。
如曹參度量無限,如王陵安國,再如,陳平謀而無斷。。。
“昔者,太祖高皇帝尚在之時,便以老朽為安國侯,而已丞相食邑曲逆。“
費勁好大力氣,才在田叔及蟲達的攙扶下道出心中所想,王陵長嘆一口氣,便吐出一句另陳平面色赤紅,幾欲拔劍的話語。
“呵呵。。。安國,曲逆。。。“
調整氣息過後,王陵蒼老的聲脈,便響徹長樂宮西宮牆之外。
“世人皆知,論識人之明,天下無有出太祖高皇帝之右者。“
“然老朽萬萬未曾想,高皇帝竟於二十載後之事一語中的!“
再度調整一翻紊亂氣息,王陵半咳半笑間,令天地之間先去漫長的沉寂。
“老朽有無太祖高皇帝所言之安國之能,此尚不可知。。。“
“然丞相陳平,果如太祖高皇帝所言,乃以曲道,行謀逆事之亂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