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代王如今已經引兵南下,進逼簫關,那這個方向的諸侯叛軍,也同樣需要派大將前往駐守。
就如同關東一亂,朝堂就趕忙派大將軍灌嬰,領北軍兩部校尉,並從關中抽調民夫、戰卒,組成平叛大軍,出關駐守睢陽一樣。
不出意外的話,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就將在明日朔望朝見分曉。
不過,即便是在沒有確切結果的現在,絕大多數人心中都基本確認了平叛大軍的人選。
在大將軍灌嬰、上將軍周灶、車騎將軍柴武俱領兵在外,開國功勳大都老朽的現在,長安朝堂有資格以帥領的身份,引軍出征平叛的,只剩那寥寥數人。
其中最合適的,則非太尉周勃莫屬···
※※※※※※※※※※※
作為漢室皇城,未央宮同樣被詭異的氛圍所充斥。
在前所未有的危難之下,深諱宮中生存之道的宦官群體,第一個感受到大難將至的氣息。
就是這種詭波暗湧的情況下,數月前才拉起框架的‘禁中御史大夫’——省御衛,才終於體現出一絲存在的意義。
短短十日之內,便有數十位禁中侍宦,因內外勾結、暗逃出宮等罪名,被杖斃於未央宮內的廣場。
至於因‘私有不軌’而被省御衛限制自由,著重審查的宦官,更是不知凡幾。
如果最終審查出問題,這些重點關注人員同樣躲不過被杖斃的結局;即便沒有問題,最好的結局也是驅逐出宮,令其自生自滅。
而在這次針對禁中宦官的大核查中,出現了一些讓朝臣毛骨悚然的事件。
作為禁中宦官的審查機構,省御衛對宦官群體的一切核查,都得到了皇帝劉弘的背書;而漢室獨特的政體當中,還有這很大一部分繼承於秦的部分,即:絕大多數九卿屬衙,都有宦官為主的部門。
在這次大核查中,首先遭到打擊的,便是少府名下的宦官部門:尚食!
根據郎中令、衛尉兩個部門的合力調查,最終查出刺殺代王太子的兇器,乃是透過少府屬下,負責於宮外採買菜蔬吃食,輸送禁中的尚食屬衙。
而尚食作為少府六尚,其實是由兩個完全不相干的部門組成;用後世的話來形容,就是‘官僚尚食’和‘宦官尚食’。
兩者雖統稱尚食,辦公地點也緊鄰,但在具體的運作中,卻近乎完全沒有來往。
官僚尚食,負責從市集購買物資,核查物資是否有問題,最終將沒有問題的物資送入少府府庫。
而宦官尚食,則是等官僚尚食將物資送至府庫,再前去將物資調出,再進行一次核查,確認物資沒有問題,再將物資送入皇宮內。
由毫不相干的兩個群體先後進行兩次稽核,以及官僚與宦官群體的天然矛盾,才可以保證輸入皇宮的每一批物資都毫無問題。
就如同此次,代王太子遇刺於石渠閣的事件發生時,少府六尚這種獨特的運作模式,將使調查工作簡單無比。
——宮中出現違禁物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透過少府的渠道!
因為除了少府,其他渠道幾乎完全沒有向宮內送入任何物件的權力。
物資流入皇宮的渠道,在少府之內也可以直接鎖定到六尚,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與尚書。
而物資流入少府府庫,證明少府外六尚有問題,出現在皇宮之內,則證明內六尚有問題。
再加上少府自數個月之前,正式推行的全新記賬方式,使得調查進行的無比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