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很擔心,溫室殿某一面沒有在歷史上倒塌過的牆體,會成為自己的催命符——溫室殿牆體年久失修,意外坍塌,劉弘意外身亡,無有後嗣;丞相作為百官之首,與朝臣共議皇帝人選···
即便宮廷安全已經得到了保證,無論是負責劉弘人身安全的郎中令,還是負責守衛宮廷的衛尉屬衙,都在劉弘地絕對掌控之中,但劉弘還是不敢冒險。
直白的說:萬里長征就差最後幾步了,沒有必要再留可能的隱患,給陳平、周勃留下可乘之機。
將心中思緒暫且放下,劉弘手撫著口鼻之間,暗自打量起殿內眾人。
休病假長達二十餘天的丞相陳平,當仁不讓的站在左半最靠前的位置,如往常一般閉目養神,絲毫沒有蓄勢待發,打算彌補上一次錯失‘漢匈大戰’之遺憾的架勢。
對於陳平的病情,劉弘早先是不相信的,只當陳平是又在醞釀什麼陰謀,亦或是躲避某個即將發生,而劉弘自己卻沒有意識到的事件。
不過後來,劉弘好心派去給陳平診治的太醫,帶回了一則令劉弘瞠目結舌的訊息:丞相偶感風寒,雖已痊癒,然命不久矣!
在詳細瞭解陳平的身體狀況過後,劉弘詫異的發現:自己距離全面勝利,似乎就只差陳平亡故這一步了!
——陳平是普通感冒沒錯,也確實好差不多了;但別忘了:這可是醫療條件極度落後,疾病治癒仍舊有神明大半功勞的西元前1
而陳平,也已經是個年過七十,口齒不全,就連走路都有些成問題的老人了。
就算是在後世,七十多歲的老人在春天感冒一場,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健康隱患,就更別提兩千多年前的現在了。
事實已經很明顯:陳平,幾乎沒有可能撐過下一個冬天。
對於陳平將死於一年之內的訊息,劉弘稍有些詫異:在歷史上,陳平非但熬過了下一個冬天,還在死前給文帝劉恆留下了關於下一任丞相人選的交代!
從陳平彌留之際還能開口說話,就足以得出結論:歷史上的陳平並非突然病死,而應該是壽終正寢。
最終,劉弘也只能將陳平莫名其妙減少的壽命,歸類為蝴蝶效應了——只怕是劉弘給的壓力太大,讓陳平在今年初春,染上了在歷史上未曾經歷的風寒。
只要陳平一死,周勃便將獨木難支;最好的結果,也是如歷史上那般,被輕飄飄一句‘其令就國,以為天下先’趕回封國種田。
至於其他人,如劉揭等,劉弘更是想都懶得想——只要陳週二人離開中樞,那與整個朝堂為敵的劉揭,便必然會社會性死亡!
但這卻並沒有讓劉弘感到一絲欣喜,在這幾天,劉弘甚至總覺得右眼皮莫名狂跳不止!
人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既然劉弘都知道了,那陳平自己恐怕也對生命的流逝有大概認知。
在得知即將離世之後,陳平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俯首稱臣,為家族後嗣留一份香火情?
只怕更大的可能性,是陳平帶著極大的壓迫感,開始全方位不擇手段的展開對劉弘地攻擊。
如果有機會的話,陳平甚至有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押上所有,力求一擊致命,將劉弘從皇位上拉下來,並在黃泉路上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