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一人站在宣室殿外的瞭望臺邊,劉弘俯瞰著夜空下的長安城,不由心曠神怡。
整個長安城內,除了緊鄰東宮牆的尚冠裡燈火通明外,便只有城牆上星星點點的篝火點亮了夜空。
那一堆堆篝火,隱隱將漢長安城的輪廓勾勒出來,形成一個絲毫不符合建築美學的‘鬥’字形。
在劉弘身後,老太監則安靜的躬立一旁。
在送走曹巖之後,劉弘終於知道了老太監的來歷。
清河郡人,年四十二,父母餓死在楚漢爭霸時的戰亂之中,老太監無以為生,只好淨身入宮混口飯吃。
高祖劉邦駕崩之後,呂后記恨戚夫人爭寵,恨屋及烏,想要弄死曾經險些取代劉盈儲位的趙王劉如意,便召其入長安。
劉盈得知了母親的打算,便親自出城迎接幼弟劉如意,隨後出則同車,入則同塌,片刻不離劉如意左右,以護其周全。
有一天,劉盈約了幾位宗室長輩去打獵,年幼的劉如意沒能早起,就被留在了宮中睡懶覺;呂后得到訊息後,趕忙派了兩名貼身侍宦前去,喂小劉同學喝下了一杯毒酒。
等到劉盈打獵歸來時,小劉如意早已死去,屍體都快僵了···
此事雖沒相傳至民間,但朝中之人多少有些耳聞;劉弘也曾在後世某一本不記得書名的史書上讀到過此事。
但在得知老太監的底細後,劉弘很是吃了一驚——那件事的後續,簡直讓人對‘仁弱’的劉盈刮目相看!
出於孝道,劉盈沒敢前去質問母親呂太后,只好問留下來照顧劉如意的宦官們:究竟怎麼回事?
見留守的宦官都低頭不語,劉盈盛怒,幹了一件十分不‘仁弱’的事。
當日輪值未央宮的宦官,全部杖殺!
其母呂雉被劉盈的舉動著實嚇了一跳,便在吃飯的時候試探道:趙王死便死了,吾兒何必牽連那麼多無辜的內宦?
仁弱的劉盈笑意盈盈的抬起頭,恭敬的回答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這件事之後,呂后對皇帝兒子起了芥蒂,出於監視的目的,便藉口未央宮內宦不足,派了一批宦官前去,名為照顧劉盈起居,實則是替呂后監視劉盈。
老太監,就是那幫前去監視劉盈的宦官之一。
在被母親做出來的人彘嚇得懷疑人生後,劉盈心中的躊躇壯志頓然消失,年不及冠而整天沉迷酒色,最終成功把自己作死,享年二十三歲···
出於這個慘痛的教訓,呂雉便從那夥負責監視劉盈的宦官中,選了最得力的幾人,派到劉盈的長子——新皇帝劉恭身邊,任務只有一個:但凡有狐媚子敢往小皇帝身上貼,就直接往死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