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劉弘只好將劉興居交給奉常處置。
雖然職責毫不相關,但奉常卿劉不疑也算是宗親長者,在宗正出缺的情況下,代為‘管教’一下劉興居倒也算不上逾矩。
——沒錯,不是治罪,是‘管教’。
此時的人倫道德,是不允許劉弘治罪劉興居的!
歷史上,文帝在位,其弟淮南王劉長謀反,若按漢律處置,劉長妥妥死全家!
連宮女侍宦帶奴僕下屬,以及上述等人的親屬,總人數上千的那種!
文帝卻同樣因為顧忌輿論,對劉長毫無辦法,只能是將劉長囚於車中,在車門上貼上一張‘私損者族’的封條,將其流放蜀地。
在劉長被一個縣一個縣接力押送的過程中,每一個想給劉長送飯的官吏,在看到那張封條時都沒敢撕開,只能任由劉長餓死在囚車之上。
等劉長死後,文帝劉恆才‘哀哭’著站出來,沉痛的斥責了押送軍卒,並盡數賜死。
可即便是如此完美的演技,劉恆也依舊沒能瞞天過海——劉長屍首尚溫,長安便流傳起這樣一則童謠:一尺布~尚可縫~兄弟二人不相容~
劉恆又只好著急忙慌跑出來宣佈:淮南王死,朕甚哀之;盡封淮南王四子為候···
沒過多久,劉恆又擔心天下百姓以為自己是圖謀淮南國,就將城陽王劉喜移封為淮南王,以證明自己不是饞劉長的封國;賜劉長諡號‘厲’,史稱淮南厲王;併為劉長建造了諸侯陵園。
足足過了八年之後,劉長的幼子意外病死,那則童謠再一次喧囂至上,劉恆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又讓劉喜重新做回城陽王,並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封劉長還活著的三個兒子分別為諸侯王···
這還是劉恆掌權之後!
劉長還只是劉恆的弟弟!
就更別提現在只是個傀儡的劉弘,去治罪宗室長輩劉興居了。
所以,劉弘只能將劉興居交由奉常劉不疑‘教導’、‘勸誡’。
當然,劉弘也不是以德報怨的聖母;即便沒有明言治罪,也隱晦的提醒了一下劉不疑:如果東牟侯實在頑固不靈,那奉常也不要太過勉強了~
嗯,從劉不疑當時驚駭的目光來看,應該是明白劉弘地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