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士卒,劉弘可以賜予金錢;朝臣官員,劉弘可以許以官職;即便是陳平周勃,劉弘也可以暫時放權,做一段時間泥塑雕像。
再怎麼樣,這些人也沒有奪位稱帝的可能性。
但現在殿內坐著的眾人,悉數姓劉!
光是身上流著的高祖皇帝血脈,就足以使得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在理論上具備了坐上皇位的可能性!
而對於近乎一盆如洗的劉弘來說,除非拿出皇位做籌碼,不然這些富擁一整個諸侯王國的‘王二代’甚至王一代們,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收買、拉攏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用這一副‘仁弱’的模樣,令他們安下心來,以待將來。
看著殿內的親戚們或輕鬆愜意、或激動難耐的面色,劉弘心中一直緊繃的線才微微鬆了些許——直到此刻,劉弘才算暫時坐穩了皇位。
“也不知明年,在座的還能有幾人存於人世···”
皇帝羸弱,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非分之想。
那樣的人只會有兩種下場:要麼位登九五至尊,號令天下;要麼‘英年早逝’,滾去地底見劉邦!
·
·
·
PS:1.呂后移封代王劉恆為趙王,劉恆惶恐,以抱恙不朝長安,言稱:願以殘軀固守邊牆,謝絕趙王之位,呂后遂作罷。該事件引自《史記:呂太后本紀》。
2.這個,清朝皇帝的諡號啊···(搖頭扶額)
我是這麼認為的,在清朝皇帝死後,臣子可能會抱著本詞典,然後把所有絕對褒義的、形容皇帝的詞挑出來,排除掉先代皇帝用過的,然後投票決定剩下的詞中,褒義程度排名前十五的詞;再把這十五個詞連在一起,在最後面幾個詞中間,某處不通順的地方加上‘孝’字,末尾跟上‘皇帝’二字。——標準的大清皇帝諡號就出爐了···
玩笑話,就是吐槽一下;像書中的劉恆,在歷史上的廟號+諡號,再加上一個‘漢’字也才不過七個字而已——漢太宗孝文皇帝。
越往後的皇帝還越不要臉了,臣子也不知道攔著點,不覺得low嗎····
·
·
奧,對了。
——我,佐吏,票子,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