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劉恆為什麼會幫劉弘收拾劉興居···
這就要說到秦牧的第二個任務了。
昨日半夜,秦牧辦妥未央廄內的事之後,便徑直前往丞相府,完成劉弘交代的第二個任務:給陳平捎一封手抄本戰報。
當然,一份寫著‘匈奴雲集慕南,邊牆似有大變’的假戰報,根本不足以讓陳平出於民族大義,而將自己的大好頭顱交到劉弘手裡。
但如果再加上一片劉弘從龍袍上撕下、其上寫著‘垂拱而治聖天子’的衣角,或許就有些許可能性了。
沒錯,劉弘跪了。
他想過率領北軍將長安城再殺個對穿;想過率領數千軍士將尚冠裡洗個遍;但在一個個或瘋狂或合理的假設被推翻後,劉弘面前就只剩下這一條路。
原因很簡單:劉弘找到了最佳參考物件——歷史上的文帝,劉恆。
同樣是陳平和周勃,同樣是外朝掌權的局面,但比劉弘幸運的是——劉恆起碼是被陳平和周勃禮請到長安做傀儡的!
而劉弘,卻是被排除出‘傀儡備選’的存在···
劉弘如今有北軍在手,不超過萬人;劉恆登基後,手中掌握的軍隊是多少?
看上去是南北兩軍在手,比劉弘多數千人。
但別忘了,劉恆留下的代王王位,留給了次子劉武!
劉恆登基時,劉武才不過四歲多,代王宮衛五千、代國各地共計超過兩萬的郡兵,難道是劉武掌控?
哼哼···
猜猜劉恆在長安登基後,留給代王兒子的中尉是誰?
張羽!
後來劉武移封為梁王,在景帝朝爆發吳楚之亂,梁國成為最後一道防線的時候,面對吳楚近四十萬叛軍,都能力保梁都睢陽不失的猛人!
或許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如果將張羽和成語‘死灰復燃’的主人公韓安國放在一起,就好理解了。
在景帝朝,梁王劉武賬下謀士雲集,韓安國為其中翹楚;但可用之將領唯有一人——中尉張羽!
可以說原本的歷史中,劉武沒落到城破身死的下場、西漢第七位皇帝沒有從劉徹變成劉濞,其中至少一半的功勞,都是在不足五萬VS近四十萬的巨大兵力差距下,力保睢陽至少六十天不失的張羽。
劉恆把這樣一個人留在代王身邊,不是為了掌握代國軍隊為依仗,難道是為了給兒子配個高階保鏢?
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