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163章 楚王拒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163章 楚王拒召 (2 / 4)

在皇帝、太后乃至於皇后的身體出現問題時,宮中太醫除了畢恭畢敬的替丞相/御史大夫/某一個身居高位的高官打下手,拿著這位大佬開出的藥方把藥、熬藥外,就只能診治宮內的低等嬪妃,乃至於侍女、內侍。

時日一久,太醫們自然就會對出宮治療權臣勳貴感到興奮——即便不考慮這是難得的抱大腿之良機,能為高貴的徹侯治療,也總比在宮內給宮女嬪妃,甚至侍女宦官治病好得多。

對此,劉氏皇帝也是持預設甚至支援態度——太醫出宮醫治勳貴,在有效地加深勳臣階級對皇帝感恩之情的同時,也能彰顯出皇帝對勳臣的‘看顧’。

最重要的是:透過派御醫前去醫治勳貴,皇帝能在施恩的同時,得到關於勳貴身體健康狀況的第一手資料!

這對於掌控欲幾近極限,渴望對世間萬物都時刻保持洞悉的封建皇帝而言,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菜鳥皇帝,劉弘自也是樂得維持這樣一個能有效拉近君臣距離,加強皇帝與貴族階級情感紐帶的良好傳統;便派了幾位老太醫前往曲周侯府,為酈商把脈診斷。

當時,劉弘心中便已有了大概預測:按照歷史上酈商去世的時間來看,這一次,酈商或許真的很難挺過去了。

果不其然,不過數個時辰,派出去的太醫團便回來了——那位與劉弘有過嚴重不愉快的長樂宮太醫令,不止帶回了‘曲周侯確實命數已盡,亡故應該就在這幾日之間’的訊息,還帶回來一份酈商的奏疏。

——臣大限將至,卻不知後嗣之中,何人可襲臣之爵;懇請陛下聖裁!

對於酈商的這個舉動,劉弘略感到有些意外,卻轉念一想,也覺得算情理之中。

酈商這份奏疏,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即便撇開酈商只有一個嫡子,即只此一人有資格繼承曲周侯之爵這件事不談;哪怕酈商有百八十個兒子,那由誰來繼承爵位,也不是劉弘能決定的!

非但劉弘決定不了,就連酈商自己也沒有選擇權。

——漢承秦制,漢室的爵位繼承,無論是最高一級的徹侯,還是最低一級的公士,都嚴格按照《漢律·爵律》所要求,必須,也只能由嫡長子繼承!

若是嫡長子早夭,則由嫡次子遞補;嫡次子亡故,便由嫡三子遞補。

哪怕是劉弘以皇帝之身,也不能去影響哪怕最低一級的‘公士’之繼承人選。

也就是說:無論是貴不可言的徹侯,還是僅僅比奴隸好一點的一級爵位:公士,該爵位都只能在死後,傳給正妻所出的兒子,並且是最大的那個。

如果大兒子死了,那要提前去官府報備:原本應該繼承我爵位的大兒子死了;這樣,官府就會在地方保留的戶籍當中,將此人的爵位第一順位繼承人,改成此人正妻所生的第二個兒子。

倘若此人與正妻無子,那無論這個人和側室姬妾生下了多少個兒子,官府都會在此人亡故後,在公文上記錄下一句:絕嗣!

這也是封建時代,尤其是漢室,對於女子生育能力極為看重,對無子的女人十分不待見的原因之一——身為妻子,卻生不出兒子,那爵位就要被收回去了!

非但如此,家族傳承也將直接斷絕——即便不考慮爵位傳承的問題,民間對於‘絕後’‘斷香火’的定義,也同樣是以‘有沒有嫡子’為判斷依據。

沒有嫡子,也就等同於是絕後!

所以,為了爵位不會因為‘絕後’而被官府收回,祖宗因為‘絕後’而斷了香火,民間只能將生不出孩子的女人休妻,另娶一房,爭取生個有爵位繼承資格、家族宗祠延續資格的‘嫡子’。

除非劉弘發起廷議,對於《爵律》做出修改或調整,並在廷議得到三讀透過,不然,這種爵位繼承方式,就擁有著毋庸置疑的神聖性。

也就是說,無論酈商上沒上這份奏疏,曲周侯的繼承者都只能是酈商的嫡長子,或者說唯一的嫡子:酈寄。

那酈商為什麼還要多次一舉,上這麼一份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奏疏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