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159章 田叔之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159章 田叔之望 (1 / 3)

很顯然,田叔明白了劉弘的意思。

早在來到長安的第一天,田叔徑直入宮而不得見,卻在晚上等來好友蟲達的‘友好拜會’之後,田叔就大致明白了劉弘地意思。

——卿為宣平武侯(張敖)故舊,便是朕之肱骨;今朝中於朕頗有不利,還望卿以此為首重,助朕釐清吏治···

這,就是蟲達轉達給田叔的原話。

對於劉弘的擔憂,田叔心中自也是明瞭——光是劉弘託蟲達的話語中,特意將張敖成為‘宣平武侯’而非趙王,就不難看出劉弘地意圖:漢家只有張姓宣平侯,從來沒有張姓趙王!

劉弘這個反應,雖屬情理之外,但也算在田叔意料之中——對於異姓諸侯王的問題,實際上太祖劉邦就已經給出結論了:非劉氏,不得王!

雖然劉邦在白馬誓盟時,喊出這句宣言前不久,才剛喊下‘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的諾言;但對於統治者,尤其是劉邦這種‘合格’的統治者來說,這種自己打自己臉的舉動,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原本朕打算封功臣為王,讓他們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的,但誰讓他們反了呢?

既然這樣,那就怪不得朕了;為天下蒼生計,朕就食言一回:非劉氏,不得王!

這種事,其實就跟後世的網路一樣:別說某情節合不合理了,光是主角穿越到某某仙俠空間,其本身就十分不合理!

但只要作者能自圓其說,給一個勉強說得過去的理由,讀者也同樣會接受書中設定,安心往後看下去。

一樣的道理:劉邦食言了嗎?

實際上,是的。

朝令夕改?

好像勉強也算得上。

但真要說這個舉動對朝局有多大的影響,為後世埋下了多大的禍患,那就是危言聳聽了——作為當事人,劉邦仗著自己那張比長城長度還厚的臉皮,將這件事圓了過去:三家不同法,五代不同禮!

作為劉邦的嫡系血脈,往後的劉氏皇帝,雖然臉皮厚度比不上長城的長度,但長城的厚度,大都還是能達到的——山河永固,與國同休,那說的是侯國!

反正劉邦都歸天了,對於劉邦下的規矩,西漢的劉氏皇帝都表示:太祖高皇帝之律令,最終解釋權歸朕所有。

即便是此時,劉邦日夜奔波在鎮壓諸侯王叛亂的時代過去不過二十多年,異姓諸侯王問題依舊屬於‘敏感政治問題’的範疇。

對此,田叔同樣有著清晰地認知——若非如此,田叔根本不可能在這個弱肉強食,人吃人的封建官場活到這把年紀。

實際上,對於恩主張敖的事,田叔也有著十分清晰地認知——當初張敖被扯入貫高謀逆案,被羈押入長安之時,田叔就曾同張敖的其他門課,一同剃掉頭髮,用鐵圈鎖住脖子,裝作張敖的家奴同入長安。

須得一提的是,此時的民風對於家奴,是有‘追隨主人同死’的要求的!

田叔等人裝作張敖的加入,隨其一同入長安,唯一的目的就是一旦張敖坐實罪名,便追隨張敖一同赴死!

雖然最終,高皇帝劉邦因為貫高的陳詞而放過了張敖,但對於整個事件,田叔都有著明確的認知。

——貫高的罪名,是被仇家告發‘在很多年前,曾試圖行刺劉邦’;而張敖的罪名,是‘私蓄人才,欲行刺劉邦’。

貫高是否曾試圖刺殺劉邦,這件事早已有定論——貫高自己承認,確實有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