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九卿的副官——丞了,就連三公的副官,丞相長吏、御史中丞、太尉掾,都只是千石一級!
劉弘給張蒼‘御史大夫屬衙千石及以下可自決’的權力,就等於說:除了卿自己以外,只要拿得出確鑿證據,所有人都可以隨意處置···
更恐怖的是:作為官員稽核監管機構的御史大夫,都要內部清查沒有作為,或德行有虧的官員,那其他屬衙還躲得過?
只怕御史大夫衙門‘自省’結束之後,便是張蒼以更大力度,全面徹查長安有司官員的時候了!
想到此處,朝臣百官都只感脊背狂冒冷汗——為官多載,誰敢保證自己屁股底下是乾淨的?
哪怕自己沒拿的,也無法確定有沒有被下屬‘遺漏’在家的物什。
在回味一番劉弘地話語,殿內眾人頓生一種錯愕之感——這,是十四歲的稚童能考慮的到的?
劉弘這段命令的中心思想,基本上是個混過官場的人都聽的出來:徹查長安有司屬衙,清理懶政的贅餘官員,全面反腐,治罪貪官汙吏!
但劉弘的用詞卻非常巧妙,整句話,沒有一個詞提到‘朝堂有司’,甚至十分‘好心’的給了百官一個緩衝時間——御史大夫,先內部整頓!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傻子都能明白劉弘地意思:給你們時間,趕緊把屁股底下擦擦乾淨,只要回頭張蒼沒查到,朕就當這事兒過了!
話沒說太直白,給百官留了體面,也沒逼的太緊,給了眾人‘處理’時間···
到此時,殿內站著的數百人,包括張蒼,陳平在內的開國老臣,心中對劉弘都再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輕視——光這份對事態把控的精準度,劉弘做的已經不比高皇帝劉邦差了!
百官心中自然是收起這段時間的漫不經心,以及在‘皇黨’和‘陳黨’之間的搖擺;張蒼也是丟下心中最後那一絲‘再如何也不過才十四歲’的輕視,旋即躍躍欲試起來。
——對於任何一個有抱負的官僚而言,一個政治手段合格的皇帝,都是‘至君堯舜上’的遠大理想所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一個在如此年紀,便表現的如此老練手段的皇帝,足以讓張蒼滿懷期待!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有人高興,自然就有人要不開心了。
比如此時,正滿臉擰巴的躬身領命的陳平。
——廉政建設,在整個封建時代,都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科學技術的侷限性,便決定了封建時期的官員監督手段,永遠不可能達到後世那般‘全民監督’的程度;杜絕貪腐,幾乎不可能出現在封建時期!
人性的貪婪,將使得‘掌滔天之權而不牟絲利’,變得幾乎不可能。
除此之外,時代的侷限性,也使得此時的官僚階級,根本無法接受‘不貪不拿’的高壓監督。
——這麼低的俸祿,再不趁機撈點油水,老了能拖家帶口餓死!
尋常一縣之令,年俸祿不過粟米六百石,摺合成錢,也才五萬餘錢而已。
這點收入,在長安別說是往來應酬了,就連日常生活,都不一定能完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