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144章 識人之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144章 識人之明 (2 / 3)

這樣的理論,放在別的時代或許無可厚非,但在漢室,這絕對就是個謬論!

——父母被人殺害,去報仇還要被判死罪?

這樣的事只要一出現,將直接動搖漢室‘以孝治天下’的國本!

更何況秦時的嚴苛律法,已經在天下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負面印象,如果還以法律為主要標準,那無疑會捅破漢律的表皮——此秦法也!

所以,以法律為主要基準去執政,在此時是根本行不通的;具體執政上,還是要以道德為基準,以民風建設為首要。

此時的九卿,自然大都是隨高皇帝劉邦立下赫赫軍功的開國元勳;但張蒼心裡橫清楚:總有一天,政壇要被一步步爬上來得官僚階級所取代。

此事,在現在就已經有所苗頭:河南守吳公,以治民為善,公平公正,而被召入中樞,任為九卿!

在將來,政壇被官僚階級佔據的趨勢,只會越來越快;待等開國功勳們差不多都死光,九卿恐怕就都是從地方摸爬滾打上來的陳年老吏了。

到了那時,汲忡要想成為中樞九卿有司的主官,就必然有漂亮的地方執政履歷,才能堵住朝堂悠悠之口。

那什麼樣的地方官,才能有機會被提拔到中樞,成為九卿?

要麼,將原本貧苦困頓的治下治理的很富庶,百姓民安居樂業,其攻擊大到傳入朝堂,乃至於天子之耳,並得到大部分人認可;要麼,就是如吳公一樣,執政公正的名聲足以傳入長安,為天子所知,為朝堂所認可。

這兩者,汲忡能做到哪一樣?

帶領治下百姓走向小康,張蒼不相信以黃老出身,信奉‘無為而治’的汲忡能做到;而吳公的路子,也被汲忡方才的表現否定。

——吳公被提拔為九卿,靠的可不是執法嚴明,而是‘治平’!

治平,指的不是有多麼遵守法律,而是吳公處理的事,得到了幾乎所有百姓,以及治下官僚的認可,和信服。

在張蒼看來,汲忡日後外放,大機率要在律法問題上栽跟頭。

不過對此,張蒼也沒太在意——說到底,汲忡還年輕。

或者說,相較於其他黃老出身的官員而言,汲忡年輕的實在過分了些。

如今朝堂,別說九卿副官了,就是把所有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加一起,能有幾個四十歲以下的?

一個指頭都數得過來!

千石以上的九卿副手及以上,更是見不到五十歲以下的人!

就連劉不疑身側,一直以晚輩之禮安坐的令勉,那也是仗著實打實的戰功,以及將近四十歲的年紀,再加上陛下欽點,在長安鍍層金的目的,才勉強成為九卿的。

而汲忡卻要在沒有軍功傍身、且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的前提下,直接出任九卿副手!

哪怕張蒼心裡明白,這是陛下在培養班底,手中也是在沒有可用之人,也是對汲忡短期內的政治前景略有些悲觀。

——若說後世,信奉‘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話,漢初的政壇,就基本是‘髮間無白,遇事必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