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祖劉邦開始,關中就是被老劉家當做最後的基本盤來維護,內部幾乎不可能出問題。
若是關外出現問題,則必將面臨關中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四道宏關!
其中最讓劉弘擔心的,就是北邊的簫關!
——陳平一黨,如今已是向著窮途末路的方向狂奔了···
朝堂之上,陳平所領的丞相府,已經成為了沒有感情的公文頒佈機器;不過丞相府所釋出的公文,但凡沒有劉弘用印的,統統無效!
原本礙於陳平的威勢,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朝中百官,也是在高廟事件之後逐漸硬朗了起來,終於想起來漢室天下姓劉,而不是姓陳、姓周了。
軍隊方面,劉弘一手偷換概念,直接讓柴武成為了‘北部戰區總司令’,這使得原本在理論上掌管天下兵馬的周勃,手上也只剩下一支北軍——除去北方長城一線的守卒,和關中的南北兩軍,漢家天下的兵馬,就都在關東諸侯的手裡了!
而關東諸侯王手中的兵權,別說是周勃一個太尉了,就連歷史上的文、景兩位帝王,也是透過吳楚之亂後一場血洗,才奪回諸侯王的兵權。
陳平在朝堂上再無威權;周勃的實際兵權也急劇縮水;劉弘唯一能想到可能導致自己輸的因素,便只有北方的匈奴人,以及關東諸侯王了!
而比起透過文帝一朝野蠻生長,到景帝時已兵強馬壯的關東諸侯,此時的諸侯王們,能對長安中央造成的威脅,幾乎與歷史上吳楚之亂中的齊國差不多——毫無威脅!
所以,劉弘最後要解決的,就是確保陳平周勃沒有狗急跳牆,引來匈奴人橫插一腳的機會!
如今看來,簫關一代的防禦狀況還算良好,劉弘心中最大的顧慮徹底消除。
劉弘最後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掌握一支忠誠於自己,並只忠誠於劉弘一人的軍隊!
“朕聞卿,已是歸家拜會過家中親長?”
見秦牧點頭,劉弘淡笑著交代道:“令少府撥牛五十,羊五十,送往安門。”
“朕欲往南營,犒賞南軍!”
南軍的重組,終於被劉弘提上日程。
想了想,劉弘覺著重振軍心這種事,柴武應該更有經驗一些。
“著車騎將軍隨駕,陪朕同往!”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