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世,情況就不一樣了——劉弘現在,缺人缺的幾乎已經到只要姓劉,就考慮要不要用的地步了!
至於劉邦對羹頡侯一脈的怨念···
作為後世人,劉弘倒也不覺得劉邦這麼做有哪裡:貧寒時被欺負,富貴了不帶你玩,合情合理。
問題是:刮鍋底趕客人的,又不是劉伯或劉信,而是劉伯死後留下的妻子呀!
這跟劉信有什麼關係?
所以對啟用羹頡侯劉信,劉弘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這樣做,會不會有點違背劉邦的遺願···
仔細想了想,劉弘覺得,這麼做問題不大。
——別說劉邦了,就連不待見劉邦的那位長嫂,逝世也已經快十年了···
塵歸塵,土歸土,劉姓背‘羹頡侯’的名號也已經背了二十多年,即便劉邦真對長兄一脈有什麼怨氣,也該是消了。
歸根結底,還是血濃於水;在這個以血統作為信任度首要參考的時代,劉信身上流淌著的劉太公血脈,足以讓劉弘初步信任。
且不說別的,光是衝著劉弘將劉信從‘羹頡侯’的世代恥辱中拯救出來,並裂土封王,封建國家,讓他成為一脈之先祖,就足以劉信對劉弘感恩戴德,獻上所有的忠誠了——如果不這樣,在此時的道德觀裡,劉信就將變成恩將仇報的小人!
劉弘對劉信的要求也只有一個:忠心。
至於劉信的能力,這倒不在劉弘地考慮範圍內了;只要這貨別跟劉邦的二哥劉喜那樣,見著匈奴人的影子,就把封國丟那兒跑路,給劉弘丟臉就足夠了!
甚至於,劉弘巴不得劉信是個混吃等死的二代!
那樣,劉弘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派個強力的諸侯王相、中尉、內史過去,便向的將這個諸侯國,納入‘中央直屬’的狀態。
至於劉信,大可稱孤道寡,酒池肉林;只要別鬧得太過火,玩出踩底線的花樣,劉弘也懶得管他。
當然,如果劉信能在保證忠心的前提下,稍微帶點腦子,甚至是帶點能力,那更好不過——劉弘就可以放心的把北部防線的某一段交給劉信,無後顧之憂的解決陳平周勃一黨。
·
·
·
PS:羹頡侯劉信,具體生卒年不可考,但史書上有一點可為參考:劉邦帶著狐朋狗友去蹭飯,並被嫂子嫌棄的時候,劉邦的大哥劉伯已經去世了。
劉信既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