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几兩側,棋盤兩邊,劉弘面色輕鬆寫意,饒有興致;陳平則是皺眉沉思,似是如臨大敵。
但二人的心思,都沒在棋盤之上。
猶豫著將手中黑子落下,陳平稍稍抬起頭,正要開口,劉弘便隨性的落下一子,語帶感慨道:“朕還記得,先皇父在時,呂氏便已有反狀;太后年老,亦是未能發覺。”
“是時,丞相與絳候便多有警惕。”
感懷著,劉弘面色緩緩陷入哀沉,眼角流下兩滴清淚:“先皇父壯志未酬,便追隨太祖高皇帝而去,獨留朕於此不及弱冠之年,擔天下之重責···”
“每念及此,朕便戰戰兢兢,唯恐先皇父遺德,無顏面高皇帝於九泉之下···”
提袖稍擦擦眼角,劉弘臉上又稍帶上了些許欣慰:“幸丞相、絳侯忠義無雙,盡除呂氏逆賊!”
“方使朕能安居於深宮,以勵精圖治,使民得其樂···”
聞言,陳平稍稍一愣,又趕忙一低頭:“陛下言重,此人臣之本分也···”
嘴上說著,陳平的大腦卻飛速運轉,消化著劉弘話語中龐大的資訊量!
——小皇帝召飛狐軍,卻再提呂氏之事,到底是何意圖?
莫不是要拉攏?
暗自搖搖頭,陳平不禁為腦海中,這個不切實際的猜測貼上了‘絕無可能’的標籤。
這位,可是能一哭一笑之間,弄死兩位列候勳貴的主!
這麼說來的話···
大致猜到劉弘地意圖,陳平面色一緊,前所未有的鄭重起來。
——如果小皇帝沒有傻到,在這般局面還想握手言和的話,便只剩下一種可能:小皇帝想要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將事態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
也就是說,即便是在被限制行動,實際上已經連傀儡都算不上的情況下,小皇帝在想的,依舊是朝局穩定!
這種令人髮指的大局觀,陳平從未在任何人身上見過!
——就連太祖劉邦,都有怒而興師,御駕親征叛亂諸侯的時候呢!
高後呂雉,更是能為了報一己之仇,將戚夫人做成人彘。
眼前的小皇帝,卻絲毫沒有被自身處境所激怒,即便如今略得助勢,依舊保持著冷靜,試圖和平解決雙方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