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景不豐,糧食收成欠佳的時候,商人們會學著祖師爺呂不韋,透過囤貨居奇,壟斷市場的手段,使糧價漲出合理範圍。
而在這種時候,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的,就是少府。
或者說,是少府卿眼紅超高的糧價,想趕緊從庫存中拿出一部分賣掉,來年糧價下降再買補回來。
裡外裡一倒,就是一筆鉅額收入!
這筆錢,當然不是給少府中飽私囊的,而是少府卿的政績——無中生有多出幾千萬錢,皇帝能不高興?
說到底,少府卿從來不需要懼怕三公九卿、朝臣勳貴,作為皇帝的管家+理財顧問,少府卿只需要對皇帝負責。
皇帝滿意,少府卿就雷打不動;皇帝不高興,那再有背景的人,也不可能在少府的位置坐的久。
長安的糧價,現在確實高的有些離譜——已經從去年這時候的八十五錢,漲到了昨天的三百錢一石!
今天糧市開售,還不知道能漲到多少!
陳平說的也確實是事實:如果朝廷放任不管,那糧價絕對不會下跌,只會衝著黃金的價格一路飆升!
——千萬別以後只有後世的資本才喝人血;西元前的商人,基因裡的貪婪同樣無窮無盡!
少府現在的狀況,跟往年比則有些特殊:各種物資堆積如山,卻幾乎沒有一分錢!
陳平在朔望朝提出控制糧價,其目的無非有二。
要麼逼劉弘准許少府將存糧賣出,明年開春再低價補購,使少府存錢量上漲,提升少府的地位。
這還是好的!
劉弘真正擔心的是,陳平會讓少府的存糧無故消失,從而逼迫劉弘去動關中各大糧倉裡的存糧!
關中四倉,常年存糧達五百萬石以上,自漢開國以來便一直如此,糧食儲存量從來沒有減少過。
這當然不是因為漢家財政富裕,可以把多達五百萬石的糧食堆在倉庫,哪怕放到變質扔掉也用不到緣故。
而是因為,關中糧倉儲存的每一粒糧食,都關係著天下安穩!
試想一下,關東那些與長安離心離德,對長安久懷不滿的諸侯王要是聽說:長安政權手上沒糧了,會作何反應?
只要不是劉禪之流,就必然會擂鼓點將,起兵清君側!
要知道關中所儲存的糧食,不只是關中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針!同時還是軍隊保持戰鬥力的重要戰略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