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一百二十七章 毫不避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七章 毫不避諱 (1 / 2)

鐘山位於京師應天的正東五十里處,其山勢險峻、蜿蜒如龍,早在三國與漢朝,即負盛名。鐘山下有一處風景秀麗的所在,此處背山面水風水極佳。

青山秀水孤墳,墳墓經過修繕卻與四周景緻融為一體。墳周青石圍幔地上鋪灑黃沙,墳前立有一塊石碑。遠遠望去,石碑上刻就的‘常遇春之墓’五個大字格外醒目。大字旁另書有: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等字樣。

可嘆常遇春一生為將未曾一敗,到頭來難逃命運輪迴。

太祖皇帝朱元璋攜百官來祭奠,可謂聲聲痛斷肝腸。太祖曰:“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常遇春的病逝,以致大明舉國哀悼,太祖皇帝朱元璋為表常遇春功績,追封其為‘開平王’並配享太廟,其子常茂封為鄭國公,歲祿二千石……。

這日,大奎起了床,抬頭看了看小窗外的天色,不僅撓了撓頭。如今的大奎已是蓬頭垢面,雖是一身錦袍。但卻已滿是褶皺汙穢不堪。現在大奎唯一的願望便是沐浴更衣,最好再找人修修面,此刻的下顎的鬍子茬很是惱人,一低頭便扎的肌膚癢癢。提起瘙癢,大奎只覺得周身都癢,許是多日不曾沐浴,身上招了蝨子。

約時近午時,獄卒來送了飯。卻是一大碗麵,清湯寡水不見油星。

大奎不禁問道:“今日為何沒有酒肉啊?”

獄卒嘆氣道:“常遇春將軍班師回朝之際,在柳河川暴卒于軍中。太祖諭旨,大明舉國同哀,百官家中亦是吃素啦。”此言一出,猶如晴空一道霹靂,大奎只覺頭腦一暈。

獄卒見大奎面如土色,不禁驚問道:“大人,你怎麼了?”

大奎不言不語,只是望著桌上的面,片刻間已是淚如雨下。

“常大哥!!!”大奎仰天一聲悲呼,雖是身處囚牢密室,但已是聲聞整個監牢,人人悉之。其他牢中囚犯皆不知緣故,不僅紛紛隔著柵欄向密室牢房望來。

“張大人,望節哀順便。”獄卒躬身勸慰,哪成想大奎竟是放聲大哭,毫無顧忌。獄卒無奈,拿著托盤出了囚室,只留下大奎一個人在此痛哭流淚。鐵門咣噹一聲關閉,隨之而來的便是‘嘩啦啦’的落鎖聲,此間囚室再次與世隔絕……。

常遇春的死,令朱元璋徹夜難眠食不甘味,說是痛心疾首毫不過之。

如今的大明,能佔據中原及江南各地,是因為有常遇春這樣的蓋世猛將。可以毫不避諱的說,常遇春為朱元璋打下了大半個江山。

面前是一碗蓮子羹,朱元璋望著粥碗只是發愣,身後十餘名宮娥凝神而立,整個謹身殿一片冷寂。

環佩聲響處,郭惠妃帶著一眾宮娥來到了殿外。進了大殿徑直向內殿行去。

“臣妾叩見皇上。”郭惠妃帶著宮娥盈盈而拜,朱元璋竟是不聞不問。

朱元璋能風雲天下,一半靠的是泰山之力。朱元璋少年時做過僧人,當時正值天下大亂災民遍野,寺廟裡也是粥水不濟。無奈之下朱元璋應湯和之邀參加了江南紅巾軍。後與郭子興義女馬氏相知結為連理,這才逐漸有了軍權成為一方霸主。

而郭惠妃乃是郭子興與偏房所生,朱元璋待之寵溺有佳。如今的郭惠妃已為朱元璋添了三子兩女,這在更多嬪妃中已是榮寵之極。

郭惠妃見到朱元璋只是不聲不響坐在那裡,當下也不等召喚便徑自站起身來走到了桌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