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二十八章 事出有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事出有因 (2 / 2)

大奎當即吩咐狗剩道:“為潘大人備馬,另外送潘大人三千兩銀票以供用度。”狗剩領命當即去做事了。

夜幕降臨,潘府會客大廳燈火通明,大奎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潘磊交給他的那份名單。可以說潘磊的這份名單上所記錄的人名與朱守仁出具的名單上的名字基本一致。而正如朱守仁所言,但憑記憶很難將所有人名記錄在案。但潘磊的這份名單恰恰彌補了這份缺失。涉案官員四百餘名,上至二品朝官,下至九品錄事;涉案官吏及黨羽二千七百名餘名。

看著這份名單,大奎不禁有些目眩。這些暗探奸黨分佈在江南轄地八十二府,六百九十六縣。如要一一拿獲卻不是件容易事。

大奎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回臨安。因為大奎在臨安城內有自己專屬的衙門,自從衙門蓋好至今,大奎竟是一天也沒在衙門內待過。

大奎吩咐下去,稍事休息次日啟程。身周眾人領命,各自回去安歇了。

為了將名單上的名字一一核實查對,狗剩等人廢了好半天勁才搞清楚。大奎只是坐在一邊等待報來資料而已,如今事情大致搞清楚了,大奎也就沒必要在泉州再留下去了。不過大奎心中還有一個心結,那便是泉州的香泉坊。

潘磊已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書於紙上,連同名冊一併交給了大奎。據潘磊筆述,泉州香泉坊的幕後主事竟是太常卿胡惟庸。

胡惟庸早年隨吳王朱元璋在濠州起兵,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太常少卿乃至今日的太常卿。吳王朱元璋甚愛其才華,且因胡惟庸與吳王又是同鄉,故此吳王朱元璋將胡惟庸由湖廣行省調至應天作了朝官,這些事大奎都是以前聽湯和湯大哥提起過。

想到胡惟庸在湖廣行省做過僉事,大奎不由想到了湖廣行省參政王福。這兩人之間會有什麼樣的聯絡?大奎沉思良久不禁有些氣悶,心緒煩亂之下不妨出外走走。大奎隨之獨身一人出了潘府來到了街上。

月華如水長街寂靜,大奎走了一段不由得拋開了紛亂的思緒,沿著潘府院牆一路繞行。大奎心中有些好奇:‘潘府佔地有多少?’當大奎繞到潘府後門時卻見到一個身影站在後門前。

大奎並不聲張,放輕腳步走到了那個人身後,這時才發覺才人正在對著門裡說話。這人看年紀很輕,一身月白長袍頭上戴著方士巾,看打扮該是讀書人才對。

只聽這書生正對著門裡言道:“蓮兒,閒時我去替人代筆,寫門聯對子,有人找了便去扮孝子賢孫替人哭喪,一年來倒也攢了十兩銀子。這些錢本打算當作盤纏去應天赴考,但相思之苦難熬,我寧可捨去功名也要見你一面,你可知我一片痴心?”

門裡並無動靜,大奎不由的心中疑惑,當即輕手輕腳的退了回來,離得遠了這才快步走回潘府正門。大奎心中偷笑,復由府內穿過院落廳堂到了後院,老遠果然見到一個裊窕身影立在後門一邊。原來是蓮兒竟在後門與那公子私會,但礙於禮法卻不便開門相見。

直到此刻大奎方才想起,蓮兒自從到了潘府後,自己由於事忙便再沒見過她。此刻見到蓮兒在這裡,心中不禁瞭然。定是狗剩等人將其安置在此後院,多日不聞其音訊竟是將這蓮兒忘在了腦後。此時的蓮兒站在院裡,聽著門外之人的傾心敘述,早已是哭成個淚人。

門外的公子依舊低聲道:“蓮兒,你放心。我這就去應天參加會考,等到我功成名就一定會來贖你的。”

直到此刻,站在門內的蓮兒才道:“你身無分文如何去的應天?”

公子卻道:“家中尚有一處老宅,我將它便賣了便有錢啦。”

蓮兒流淚道:“公子這些年在奴家身上花的錢也不少了,奴家已是殘花敗柳,不值得公子如此痴心以對。公子只管去考取功名,到時自有如花美眷,公子何必如此?”

“問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隻影為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院外的公子低聲淺吟,卻是(金朝)元好問的一首‘摸魚兒’。

大奎此時不禁想到當初自己迷戀黃鶯時的情景,同是痴情之**奎不禁十分同情院外的這位痴情公子。

蓮兒是潘磊花了八千兩銀子贖出來的,雖說成人之美是一件善事,但也不能叫這門外的小子白白得了便宜。大奎心中有了一個想法,當即厲喝一聲:“何人在此私會?”

這一聲叫喊直把蓮兒嚇得花容失色,門外的公子更是一驚之下險些坐到地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