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官讀了王命.隨即將令旨一合對大奎笑道:“尚書大人.接旨吧.”
張大奎不敢忤逆.當下雙手舉過頭頂接下了這一紙王命.
大奎心中憂急萬分.雖說是由江南通政使代掌刑部.但如此一來江南官場勢必將有一場浩劫.近萬人的人頭落地.而大奎既是刑部的主事.那麼這筆血債便會記到大奎頭上.
有道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奎出身道‘門’本著濟世為懷行走江湖往來官場.雖說死在大奎手上的貪官歹人也有不少.但那些都是十惡不赦之徒.如今一旦江南各地大肆緝捕.勢必會造‘成’人心惶惶.
大奎失神的站起身來.朝官對著大奎笑道:“吳王怕張大人獨木難支.特意在軍中選拔‘精’幹校尉百名.‘精’兵兩千以供驅使.張大人可不要讓吳王失望啊.”
大奎只是禮節‘性’的笑了笑道:“張大奎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朝官向大奎施了一禮.便即轉身出‘門’而去.大奎一直送朝官出了‘門’.到了大‘門’外方才見到刑部衙‘門’外果真有百名武官立身恭候.
“參見尚書大人.”百名武官齊齊見禮.大奎不由的嘴角帶著一抹苦笑.雖是心有不願.但大奎依然要盡職盡責.王命難違.君威難犯.大奎明白這些校尉的來意.既來之則安之吧.
首先大奎按名冊上所書.對應天府的官員來了一次清洗.
一夜之間.應天府鬧得‘雞’飛狗跳.刑部兵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所有在冊官員一一拿獲.並連夜抄家.做官的腦袋都不傻.貪官也知道樹大招風.大奎一夜間拿獲的應天官員超過一百五十名.可從這些官員家裡抄出的金銀財寶總計不過五萬兩.
大奎在應天早安排有密探.與其說是大奎安排的.不如說是吳王授意的.對所查是否屬實.大奎心裡自然是毫不質疑.
刑部.倒過來念便是部刑.說穿了就是不招就動刑.所以簡稱刑部.大奎是這麼認為的.其手下的將校更是深以為然.若不能查個水落石出.吳王怪罪下來誰也擔當不起.
威‘逼’.哄嚇.大刑伺候.古往今來數得著的刑法一一出場.事實真相漸漸浮出水面.貪官斂財的手段真可謂‘花’樣繁多.
負責收稅的虛報賬目.負責牢獄的收受買命錢.負責軍需糧草的軍需官剋扣糧餉…….
這些都是些小蝦米.入京隨駕的官員既有幾十名之多.這些官員買官賣官.收受賄賂.包娼庇賭.圈地營‘私’等等罪狀五‘花’八‘門’.
大奎一直坐在刑部大堂上.不斷的聽取著屬下的稟報.而面前的桌上卻有一張紙籤.上面記錄著十餘個名字.這些人有的是王親.有的是肱骨大臣的親眷.這些人若是動了.怕是要牽一髮而動全身.
大奎有些拿不定主意.一旦將這些人繩之以法.勢必要得罪權貴.‘弄’不好吳王怪罪下來.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大奎心裡明白.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純屬無稽之談.這些話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
就算吳王‘胸’懷似海.但當朝權臣的親眷誰人敢動.隨便拿出一個典故來.大奎在泉州時明知那香泉坊是胡惟庸的產業.卻是沒有擅動.這其中的奧妙豈能為外人道.外面天已經亮了.大奎的心裡卻是暗了許多.從臨安帶來的數名屬下已去各自休息了.而大奎仍是獨自一人坐在大堂上望著眼前的名單出神.
自己曾對師父靈智上人許諾過.要為百姓做官.可如今看著這名單上的十餘人名.大奎竟是籌措不前難以決斷.一旦動手將這些人繩之以法.勢必給自己引來許多的麻煩.如今大奎有了黃鶯.有了還沒出生的孩子.由此心中自然有了顧忌.
方九天的厲害.大奎見識過了.若是依然固我般的行事.那麼一定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方九天的出現.大奎雖是武藝獨步武林.但卻不敢說便是天下無敵手.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正當大奎要起身去刑部後院牢房看看審訊情況.‘門’外卻是傳來一陣爽朗笑聲.大奎注目去看.來者竟是湯和.而湯和身後卻是跟著楊小虎.
大奎將那張名單收入懷中.當即繞出了公案迎上前去.
“恭喜大奎兄弟榮升刑部尚書.哈哈哈”湯和見面的第一句話便是如此不羈.大奎不由臉上一陣發燙.自己如今便如那架在火上烤的‘雞’鴨般.湯大哥竟是如此取笑自己.
“孩兒見過義父.”楊小虎走過來屈膝便跪.恭恭敬敬的給大奎磕了頭.
“快起來吧.”大奎伸手虛扶.楊小虎隨即站起身來.
大奎引著湯和到了後廳各自落座.早有衙役上了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