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士兵們很高興,但是朱棣知道,這只不過是一次小小的勝利而已,連正面對比都算不上,此次若不是依靠自己多年在戰場上累積的經驗做出的判斷,只怕的確不好應付。
接下來的考驗還在後面,算來日子,杭州和蘇州的兵應該已經到了,五十萬的軍現在就在眼前,五十萬對十萬,這一個人平均要打五個人,還真是讓人頭疼啊。
就在朱棣苦思冥想,與自己的手下眾將討論公事之時,一個小兵前來報告。
“殿下,有人來,是從朝廷大軍那邊來的?”
“哦?難不成是送信的使者?讓他進來。”
隨後士兵帶著那個人走了進來,朱棣一看也是一愣,這不是自己以前的部下嗎?
“張保?怎麼是你?”
張保看著燕王,單膝跪地,恭敬的拱手行禮道:“末將張寶參見燕王殿下!”
朱棣上前將張保扶了起來,這張保以前乃是北平的部將,當年朱棣深入漠北八百里之時就是他負責北平與朱棣之間的糧草供應。
此人是有點本事的,八百里這補給線拉的實在是太長了,而且茫茫草原又沒有標識物可以確認自己現在究竟身在何方,但他就是憑藉著多年行軍經驗,在茫茫的草原上找到了朱棣大軍的蹤跡,帶著糧草,找到了糧草已經所剩無幾的朱棣。
朱棣覺得張保是個人才,為了這事朱棣還特意上書給朝廷,希望能夠給張寶一些賞賜,再封他一個大大的官,可沒想到當時朱元璋覺得這張保的確是一個人才。
可是也擔心有這麼一個善於追蹤行軍,經驗非常豐富的將領,對於朱棣來說是如虎添翼,想了想為了自己孫子的幸福和安全著想,朱元璋把張寶調離了北平,調到了京師,官職不變。
也或許是這幾年張保在京師的仕途一直不順,尤其是朱元璋去世了之後,張保的建文的重文輕武的思想之下,覺得自己更是出路無門又想起殿下英武過人,想了想,還是決定來跟隨殿下。
見到張保,朱棣很高興,他拉著張保的手坐了下來,一開口沒問對方的軍營如何,也沒打聽對方有什麼戰術戰略上的安排,只是拉著張保問那些家長裡短。
就比如你娘子孩子怎麼樣啊?孩子現在在學堂上課學的好不好呀?小兒子是喜歡習文還是習武啊?你老孃最近身體怎麼樣啊?可謂是關懷備至,把張保感動的一塌糊塗。
張保起身再次跪了下來:“殿下末將此次來是真心來投降的,末將給殿下帶來了一個訊息,朝廷五十萬大軍並未到期,江浙一帶最近接連暴雨,嚴重影響了行軍速度,甚至就連耿炳文號稱的三十萬大軍也是個虛假的數字。”
“殿下,老天都站在你這邊,耿炳文此次出征,雖然是點滿了五十萬將士,可自應天北上,耿炳文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決定以騎兵和步軍先行,所以他的軍隊之內現在只有騎兵和步兵,至於火炮兵還有一應的糧草全在後面,按照他的計劃,本以為五天之內就能全部集結,可誰曾想將這下了大暴雨,就連應天到北上的這一條路也是接連狀況不斷,一直拖延行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