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時分,皇宮梅園內人頭攢動難得的熱鬧。
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勢高低,結合梅園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園內植梅五千餘株,品種繁多。園內還有天心臺、洗心泉、清芬軒、招鶴亭等步步登高的觀賞景點。
梅園以梅花馳名。梅園的梅花已有七十多年的栽培歷史,現有三四十個品種,著名的有潔白素淨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綠萼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硃砂梅,有濃豔如墨的墨梅,更有枝幹盤曲、矯若遊龍的龍游梅等。並有造型幽雅、虯枝倒懸、枯樹老幹、疏影橫斜的梅樁藝術盆景。
著名的有素白潔淨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綠萼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硃砂梅,有濃豔如墨的墨梅,有枝杆盤曲、矯若遊龍的龍游梅等。還有造型幽雅、虯枝倒懸、枯樹老幹、疏影橫斜的梅樁藝術盆景。
並建有規巨大的岩石景觀,綠樹巨蔭與突兀大石相間,流水淙淙其間,倒映著藍天白雲,與群山融為一體。
大皇子主持的梅園宴會算得上是當今朝堂之內除了皇帝老兒自己辦的宴會規格最高的了,雖然皇帝至今都還沒有立太子,但是朝堂上下都將大皇子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裡,都是一致認為朱柄就是玄陵將來的天下共主了。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這次梅園宴會的不同尋常,凡是收到請柬的官員基本上就代表將來或者說已經在官場上會有一番作為的了,畢竟大皇子是出了名的不養庸臣,禮待賢人。
他曾經把一位在手上混吃等死遊手好閒的廢物官員直接剝掉官職,遣返回鄉,也在城門口子見到一位落魄的書生,幾番閒聊之後就將書生收入麾下,高官封爵。
一場宴會除了一些實在是朝廷人盡皆知的大佬,比如陸文海,比如嵇明,比如朱秀,這些人不想來也不屑來,其他的官員基本靠著這場宴會就已經將朝廷上下分出了一個三六九等了。
但凡是有一些野心的官員都在這場宴會上四處交談結識新友,為的就是現在的麻煩,為將來的平步青雲鋪路。
還有一些官員什麼都不做,就自顧自地飲酒,反倒是有人來陪酒了。
有人忙忙碌碌四處奔走,有人云淡風輕袖手無言。
所謂的地位高下,人脈人緣,一覽無遺。
朱治文今天難得回宮後打扮了一番,一襲藍色紗衣,一頭長的出奇的頭髮用紫色和白色相間的絲帶綰出了一個略有些繁雜的髮式,頭髮上抹了些玫瑰的香精,散發出一股迷人的香味,發髫上插著一跟翡翠製成的玉簪子,簡單又不失華貴。
老鄭自從回了宮中後就鮮少露面了,他原本的任務就是負責保護朱治文,既然進了皇宮這些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畢竟也沒有幾個傻子會當欽天監的煉氣師不當回事。擅闖皇宮?估計還沒進門就被大卸八塊了。
朱治文自己一個人走進梅園,出人意料的是朱慶好像沒有來。
按理說只要是皇子在眾人眼裡都應該是需要巴結的存在,但是在今天那些平時對他態度“熱情”的官員卻像是換了一副面孔,都假裝看不見他,也沒人和他打招呼。
他微微一笑,這也好理解,畢竟這是大皇子開設的宴會,不是平時在宮中與官員“偶遇”,要是說錯話,站錯隊那就是關乎到以後的大好前程的。
以前見到他那是想著多一條船多一條路子,現在看到他那是嫌棄他這條船太小太破,恐怕載不動他們這些人的胃口,更不用說比上大皇子的巨型樓船了。
朱治文向來不在意這些,就自顧自的到處瞎逛,到處賞景,偶爾折下幾朵盛開的梅花放在鼻尖輕輕嗅聞,或者是獨自飲酒澆花。
偌大的熱鬧宴會,好像就只有他是身外人,只有他置身事外最孤獨。
假意自在。
在梅園的正中央有一座行亭叫攬勝亭,一覽天下名勝,卻是用上了攬收的攬,言下之意名勝不來我自取,意氣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