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我的農場,不養閒龍> 第46章 異世界的節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章 異世界的節日 (1 / 4)

異世界人,是沒有過新年的概念的。

他們也不覺得每個年份的最後一天和新的年份的頭一天,有什麼值得慶祝的。

不如說,許多生活在人類城鎮之外的平民,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如今的年份是什麼,甚至連月份和日子都不清楚。

能知道時間的,多半都得是村子裡上了年紀,學習過知識的老人們——來自地球的陸溪,知道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分別對應著一年裡適合做各種事的時間。

而異世界是沒有節氣歌這種東西的,平民們判斷什麼時候種植,都需要依靠漫長的時間,或者是來自長輩老人的經驗。

往往識字的人,更容易將時間和自己的經歷對應上,從而留給後人做參考,也就更容易成為“村老”之類的身份。

所以他們慶祝的節日只有兩個,第一個是每年開春後,雪徹底化開之後,在地裡種下莊稼的那幾天,被叫做“無雪節”。

平民們會趁機狩獵一部分結束冬眠,出來尋找食物的弱小魔物,放在村子中央,供所有人食用,作為“無雪節”的慶典食物,直到種植結束,或者食物吃光。

因此,“無雪節”上能不能籌備到足夠的食物數量,對平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預兆著他們接下來一年是否會豐收。

陸溪聽著克羅斯向自己彙報新瓦村最近的事情,順嘴瞭解了一下“無雪節”,意外發現這個“無雪節”關於豐收的定義,還挺有邏輯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想想吧,平民村子往往不會有太多的食物儲存,冬季又沒有什麼食物來源,大家肯定都三天餓兩頓的扛著呢。

這要是餓的太狠,身體沒有力氣,肯定就抓不到多少獵物當食物,食物不夠就吃不飽,吃不飽下地種田就種不多,那收成肯定就不好。

但如果能抓住特別多的獵物,在“無雪節”上讓所有人都吃飽,吃上十天半個月的,那種田幹活肯定就更有力氣,能開更多的田地,種更多的莊稼,那收成也肯定更高啊。

主打就是一個樸實無華。

另外,陸溪還發現“無雪節”的另一個特點,同一個村子裡的人,那肯定不能家家戶戶條件都一樣,有人家食物儲存多的,就有人家食物儲存少。

而“無雪節”主打的就是一個資源共享,食物就放在村子中間,全自助模式,所有人都能吃……哪怕家裡再窮的人,在“無雪節”這幾天,都可以吃飽,有足夠力氣去種地幹活,多了活下去的機會。

這可比什麼節日都重要了。

而另一個節日就是“收穫節”,在每年收穫食物之後,村子裡就會舉辦一個宴會,來慶祝一年的收穫。

在“收穫節”上,村子裡所有人都會拿出來,自己收穫的一部分糧食,交給村長或者村老等人,一部分用來舉辦“收穫節”慶典,另一部分則存起來,留著明年的“無雪節”使用。

如果村子裡突然遭遇危機,儲存起來的食物,也會被拿出來應付危機。

這一部分全憑自覺,有人收穫多就多拿出來一些,有人收穫不好,就少拿出來一點。

因為關乎明年的“無雪節”,很少會有那種自私自利的人,一點糧食都不出的——村長、村老們又不瞎,誰拿了多少都看得到。

有著外界魔物的威脅在,生活在村子裡的人類,都是比較團結的,也沒辦法不團結,畢竟被單獨驅趕出村子的人,幾乎註定了活不下去。

這兩個節日便是異世界普通平民們的全部節日了,和生存有關,也只和生存有關。

與其說是在慶祝豐收、收穫,不如說,他們在慶賀自己獲得了新一年生存下去的資格。

相比較之下,貴族以及生活在人類城鎮中的人們,需要慶祝的節日就多了起來。

陸溪只是聽安妮提了一嘴,就感覺滿腦子的頭疼——每個人類城鎮的節日還都不一樣。

“神賜日/契約節”,人類獲得神賜予的元素契約的那天,但因為人類的記載混亂,出過不少問題,導致出現了兩個時間,7月1日和7月3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