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的空間站進入緊急狀態,準備在隕星接近星球時,發射導彈把對方打散。
知道情況的各個領域的專家聚在一起,瘋狂的計算隕星打散後,預計有多少隕石落在本國地盤,他們又有多少火力在隕石落地時,再次用導彈打散那些大的隕石,儘量減少隕石對本國領土的傷害。
在各國精英的努力下,確定事情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國家才敢對外公佈資訊。
“根據航天局的觀測確定,於本月15號,將有一場大規模的隕石雨降落地星……”
都是一些安慰百姓的話,讓大家不要害怕,如果自家的區域內不幸有隕石降落,出現傷亡,要聽取社群工作人員的安排,有序撤離等。
譚微寫完今天的小說量,準備去外面走一走。
在樓下看店的房東奶奶,看見譚微,說:“最近有隕石群,社群的工作人員來了,讓我們最近不要離開城市。”
房東奶奶的擔擾譚微能理解,住在這裡的四個租客,就譚微最年輕,她怕譚微跟其它的年輕人一樣,聽到有流星雨,抗著揹包,帶著裝備去野外露營,萬一出了什麼事,她作為房東說不清楚。
“奶奶放心,我最近都呆在家裡,不出去。”
“那就好,社群的工作人員說了,我們這裡是大型城市的居民區,如果真有隕石衝著這個城市來,軍隊那邊肯定會想辦法提前把隕石打爛,所以,現在城市裡比效外安全。”
房東奶奶的話,新聞裡天天說,譚微自然知道。
那麼多隕石,軍隊的火力有限,那些落到效外無人區的小隕石肯定沒有人管。
而直接衝著人工密集的城市來的隕石,軍隊的導彈早就佈局好了。
此時的城市外,各種交通主道都設了圍欄,提醒每一個進出的車輛,14號起封路,入城的車輛不許出,現在要出城的車輛也要在那天前回來,或者進入其它城市躲避。
剛開始人們還對新聞不在意,直到又是封路,強行把偏遠山區的人們遷入城市保護圈內暫住。
人們才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除了極少部分跑到效外聯絡不上,大部分有這個計劃,或者已經跑到外面的人都被工作人員勸了回來。
“譚微,我15號放假,我們要不要去樓頂看流星雨。”
雖然效外不許露營,但是,在城市保護圈內,沒有強制居民一定要呆在家裡。
“春秀姐,還是不要去樓頂看,萬一倒黴,隕石正好落在樓頂,那麼高的樓跑都沒地方跑。”
李春秀,48歲,在附近的高檔小區尚品佳苑的有錢人家做保姆,她平常工作很忙,早上5點就起床去僱主家做早餐,然後就是打掃衛生,幫僱主接送孩子,做中餐和晚餐,晚上9點下班。
聽說她在那家人家裡做了快20年了,所以,也在這閣樓裡住了近20年,是房東的老租客。
她工作比較忙,譚微很少見到她,看見李春秀難得放假,實在想出去,她說:“你要是實在想出去看流星雨,我們可以去附近的公園,那裡空曠一點。”
譚微在第二個任務漂泊了100多年,什麼太空景象沒有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