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營大帳內,興奮的齊孟嘗君說出了白起想要說的話,可見田文的才能亦且不容小覷。
此時此刻,田文對於白起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想到對敵之策,心下也不由得歎服,武安君之名果然不是蓋的,顯然,田文對於他的策略大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
“今日軍議為絕密,任何洩密者立斬不赦!”白起面向眾人肅然而道,屈原心有不平但也只能服從,衛、齊、楚三國封為武安君的白起,不但威望極高,更是執掌楚王劍,這意味著掌握了生殺大權,“兵貴神速,傳我軍令,翌日破曉拔營出動,大軍入駐昭關。”
翌日破曉,三國聯軍十七萬兵士自西陵而出,入衡山而東進昭關。
幾乎與此同時,越王姒無疆也開始了調兵遣將,自從蘇代為他獻圍魏救趙之逐一擊破長策,姒無疆信心大增,這一戰讓他雄心壯志,擊敗了三國聯軍越國不但可以轉危為安,或許可重現先王勾踐稱霸天下的盛舉,想到這些的姒無疆渾身都激起了一腔熱血。
隨著時間推移,越王之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震澤湖的水師部隊。
蘇代獻策之後,越王與帳下的一群大臣進一步細化了蘇代的策略,想要擊破三國聯軍,關鍵是讓他們從抱團轉為分散,而要完成這一步則需要越國的水師發揮關鍵作用。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之後,也收編了吳國的水師部隊,即便是當下羸弱的越國,但要說水師部隊楚國依舊不及,這是地理環境和國策造成的結果,楚國疆土廣袤無垠,但真正的重心一直是放在與中原諸國爭雄,水師部隊再強大也只能在南方活動,完全不能在中原發揮作用。
在加上越來越羸弱的越國也不敢主動去招惹楚國這個南方霸主,楚國的水師自然也不及越國。
但這一次越王姒無疆再起雄心壯志,加上要破解三國聯軍,水師正好派上了大用場。
姒無疆的快馬王命南下之後,越國的水師便從震澤湖而出,沿著中江進入江水一路西進,越軍水師傾巢出動,除卻原有的水師戰船,越國境內的所有船隻幾乎全部被徵調,大小船隻加起來將近四百餘艘,其中半數都是空船。
顯然,越王是準備要一路沿著江水對楚國進行一番掠奪,以前不敢是怕楚國的報復承受不起,但自從蘇代說齊國有北患、楚國有西患,只要越國一戰而克此次三國之兵,不論齊國還是楚國短時間都難以對越國再起征伐,姒無疆也贊同這一點。
如此,還怕報復作甚?
越國的水師在江水浩浩蕩蕩的西進,而陸路的軍陣則是由姒無疆親自統帥,從琅琊都城南下的十六萬大軍,江東北上的十一萬大軍,兩路軍隊南北匯合至建陽城,總共二十七萬大軍當真是曠闊之至。
另一方,楚國的水師只有一百多艘戰船集結在了雲夢澤南方的洞庭湖,武安君白起把越國水師進犯的訊息送回郢都,當然也送回了他此次針對越國的破敵之策。
白起建議為了確保安全,進言楚懷王暫時秘密離開郢都,楚王因此秘密進入了黔中郡的零陽,同時按照白起的部署建議,下令把楚國的水師進一步從洞庭湖調集南下藏於汨羅江下游的無暇關。
只待越軍水師進入圈套之後,楚國水師再入洞庭出江水一路順流直下,在彭蠡(鄱陽湖)結成水寨阻絕越軍水師退路,一舉滅了越國的水師。
另一路,越國水師已經出了彭蠡湖澤,並且一路西近直奔雲夢澤而去,越軍的水師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打仗,目的是為了讓楚軍聞聲回援郢都,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姒無疆能夠從在陸路軍隊大破三國聯軍,這一路西近的越軍水師根本就沒有絲毫收斂,一路沿岸掠奪是大張旗鼓的進行。
……
與此同時,武安君白起統帥三國聯軍浩浩蕩蕩的東出衡山,一路東進入駐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