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昀問:“師姐,早稻田現在有多少交流生?”
梁思順回答:“187人,其中以女生居多。”
陸昀聽了不由得笑,
女生多,想來是受了梁思順的影響。
他說:“師姐,你的崇拜者可真不少。她們應該都想成為你這樣的作家或者語言、語音學家吧?”
梁思順瞪了陸昀一眼,
“你這小子,真是會調侃。”
陸昀攤手,
“好好,我不說。”
兩人又聊了十幾分鐘的正事,圈定AAAS的援助範圍。
之後,梁思順提議道:“我帶你逛逛校園吧。日本學校的社團頗具特色,今日納新,被稱為‘百團競渡’,不妨看看。”
20世紀初期,日本大學社團開始形成,
當時,許多日本學生前往歐洲學習,並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其他學生建立聯絡,
這種聯絡使得日本的一些學生開始追求更廣泛的文化、藝術經驗,並促使他們形成了一些社團,
這些社團往往是針對某一特定主題的,
音樂、繪畫、文學創作……
應有盡有。
另一邊,西方的大學卻社團發生了“變形”,不以愛好為主題,
學生們聚在一起,天天喝酒、開趴體。
這就很真實。
陸昀當然不會反駁梁思順的提議,
“我正好奇日本大學的社團呢。咱們走吧。”
他們一起離開了校長辦公室。
時值初春,百草生長,
學生們的青春活力也似盎然的春意般綻放著,讓校園熱鬧非凡。
梁思順介紹道:“戰爭結束前,日本大學體育類社團的人數是文藝類社團的三倍有餘,也算從側面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狀態。但現在……伱也看到了。”
她環視一圈,
如她所說,現在是各種各樣的文學社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