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又有些興奮,
“第二幕會有大規模的幫派火拼的場景嗎?我聽說,在貴國的戲劇中,武行都是極特殊的,表演形式與他國戲劇迥異。”
禮堂內顯然有很多人抱著類似的想法,
“會有幫派火拼嗎?”
“演不出來吧。我聽說,俄國佬搞人特別狠。”
“不知道唐人街的堂會如何。”
……
對那種事,學生們都無比好奇。
可惜,劇情沒有遂他們的意。
第二幕確實有兩派火併,但演得並不激進,並沒有想象中的刀光劍影、街頭喋血,
最後適可而止,在對話中,用隻言片語帶出了資料。
混戰最激烈的時候,大佬遭到刺殺,
可他仍舊謹守“規矩”,只在有限的範圍內報復,彷彿在跳舞時刻意給自己加上了鐐銬,看不出任何雄心壯志。
漸漸地,現場的氣氛變了,
興奮消散,
學生們更多地將自己代入劇情,思考大佬到底為何會這樣。
老羅斯福微妙地看陸時一眼,
心想,
這個中國人,總能整出點兒新花樣。
就這樣,劇情緩緩推進。
第三幕和第四幕分成兩條線,
一條是庭審線;
一條是兩個堂會的火拼線。
因為大佬的剋制,最終的傷亡人數沒有破百。
可即便如此,還是驚動了一位州議員,
由他牽頭,邀請中國公使說和,最終促成了和平協議。
這份協議充分尊重了各個堂會的利益和權威性,約定了各方的勢力範圍,由如地下法律一般,在隨後很長的時間裡,維護了唐人街地下世界的和平。
幕布緩緩拉上。
至此,《大佬》應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