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的作品委託給皇家出版局。
接下來幾天,陸時都在忙《蠅王》的出版事宜,
因為是多語言,所以用了些時間。
搞定後,第二天一早,他便到皇家歌劇院看《洛麗塔》的彩排去了,和蕭伯納一起研究怎麼改劇本。
蕭伯納吐槽:“這部未免也太難改了。跟《狩獵》比,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陸時聽了直想笑。
難改是必然的,
原作者納博科夫人生中唯一一部電影劇本便是《洛麗塔》,
而他自寫的引言是:
——
輕快活潑的變體,
惡作劇式幻想曲,文字跨越至影像的無限可能。
——
由此可見,想要搬上大熒幕,連作者本人都要修改原本偏嚴肅且文藝範的風格。
而20世紀初還沒有長電影,只有舞臺劇,
改劇本更難。
陸時小聲問對方:“你認為,難改主要在體現哪些方面?”
蕭伯納說:“的文字過於詩意,要改得通俗些。這不算難,我非常有經驗。關鍵在於劇本要適合表演,這可就……”
他對舞臺的方向點點頭,
“說來有趣,戴爾小姐演得很好,反倒是亨利,根本沒有亨伯特的感覺。”
亨利·歐文之前演的角色包括:
《德古拉》中的德古拉;
《是!首相》中的漢弗萊;
《狩獵》中的盧卡斯;
……
看這一串,就知道演技沒問題。
陸時小聲詢問:“怎麼回事?”
蕭伯納嘆氣,
“讓他自己跟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