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名叫《請不要僭越!》,
作者是本屆儒勒·凡爾納獎的獲得者——
馬賽爾·普魯斯特。
——
文學的土壤本該是自由、開放、平等且包容。
作為閱讀者,可以為自己喜歡的作品叫好,去鼓掌、去傳播、去發揚光大,
當然,也可以選擇無視那些反感的作品,默默將其過濾掉。
憑藉個人喜惡和手中的權力剷除異己,
這是恐懼的表現!
——
就差點名尼古拉二世了。
高爾基說道:“這小夥子名不見經傳啊……”
托爾斯泰攤手,
“法國人嘛~”
高爾基愣了半晌,隨即大笑,
法國人確實很滑頭,讓普魯斯特這種年輕人出來吹進攻號,
不過,放在《費加羅報》的頭版,態度也算明顯了。
托爾斯泰繼續翻看另一份報紙,
“這是德國的……先說好,我德語只能看個大概,不精通的。總體讀下來,德國的報紙幾乎沒有留退路,甚至請了海塞大師出山。嘶……他的言辭比那個姓普魯斯特的小夥子可激烈多了。”
高爾基竊笑。
想想這也是必然的,
在歐陸,還稱得上封建帝制且有影響力的國家:
德國、
奧匈、
俄國。
……
這三個國家,最怕的就是國內輿情出問題。
誰能想到,尼古拉二世腦子抽了,主動跳出來認領《動物莊園》,
另外兩國哪有不拼命往對方身上扣屎盆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