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19年,巴黎和會,顧維鈞無論怎麼抗爭都難改結果,弱國無外交才成為共識。
丘吉爾說:“‘弱國無外交’,陸教授有些極端了。”
沒想到,不用陸時反駁,
一旁的夏目漱石便說:“弱國當然有外交的權利,但是,弱國能透過外交活動來達成本國需要實現的目標嗎?”
丘吉爾拿起雪茄,緩緩地抽了一口。
“呼~”
長出一口氣,
隨後,他整個人氣勢都變了,
“你說的對。外交,永遠都是先把自己的槍放在桌上,然後和對方說,‘來吧,咱們可以談了’。”
陸時輕笑,
“所以,大英是被布林人打敗了?”
丘吉爾攤手道:“戰敗倒是不至於,就是打仗打得渾身難受。畢竟大英的投送能力有限,而布林太遠、補給線太長,貝爾福首相支撐起來十分吃力。而且,我們在面對游擊戰的時候明顯缺乏應對經驗,被他們搞得焦頭爛額。”
他壓低聲音,
“當然,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戰爭對國際關係產生了影響,大英在非洲的殖民統治受到了諸多質疑。”
這些陸時都是知道的,因為歷史也是如此。
他唯一好奇的是大英放棄布林的契機,是什麼加快了歷史程序。
陸時問:“現在的大英仍控制布林全境,貝爾福首相為什麼忽然下定了決心?”
沃德豪斯大笑,
“還能是為什麼?當然是因為你!”
陸時:???
“我!?”
沃德豪斯解釋道:“讀了你的《無關緊要的1587年》,貝爾福首相覺得,大英不能嚮明朝黨爭的方向發展,自由黨和保守黨應在布林的問題上達成一致。還有《日本文明的天性》一書,他讀過後,認為應該收縮在非洲的投資,考慮被日本……咳咳……”
話沒說完,沃德豪斯看了眼夏目漱石。
陸時卻是懂了,
貝爾福竟然因為看了自己的書而擔心被日本背刺。
英國害怕被背刺?
這個笑話也太特麼無厘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