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先生,這個遊戲確實有趣。雖然遠不如現實那般爾虞我詐,但模擬得已經足夠真實,作為經濟學的學生,我能從中學到很多。”
回答得中規中矩。
艾略特點點頭,轉頭看向陸時,
“陸教授,看來你設計的遊戲很成功啊。”
三個學生當場震驚,
“這是陸教授設計的!?”×3
他們異口同聲。
斯特恩斯反應是最快的,拿起遊戲包裝盒子,很快就找到了設計者以欄,發現上面確實寫著兩個字母,“Lu”。
瞬間,他懵逼了,
一個文學家、歷史學家,竟然能設計出摸透了人性和商戰的“壟斷”遊戲……
太離譜了!
斯特恩斯狠狠瞪了好友貝爾一眼,
“陸教授就在這,我要不要問問你剛才的報價是不是‘雙贏’?”
貝爾也不服氣,
“你儘管問,我接招!”
說完,兩人一齊看向陸時。
陸時無語,
“別問我啊!我來這兒,就是想看看這遊戲如何受歡迎。”
貝爾道:“陸教授,你是遊戲的設計者,所以,我們希望你能給出裁定。”
陸時實在沒招,只能舉例道:“貝爾先生、斯特恩斯先生,我現在給你們兩個人100塊錢,讓你們協商分配。其中,貝爾先生可以提分配方案,但斯特恩斯先生可以決定這個方案能否透過,一旦斯特恩斯先生拒絕了分配方案,這筆錢就會被收回,兩個人一無所獲。並且,你們只有一次協商機會。在這樣的條件下,貝爾先生會怎麼分配這筆錢呢?”
這是博弈論中典型的實驗,名為《最後通牒博弈》,
但1900年沒有馮·諾依曼、也沒有納什均衡,
博弈只是研究國際象棋、橋牌、賭博中的勝負問題,人們對博弈局勢的把握只停留在經驗上,並未向理論化發展。
陸時只能這麼舉例。
被問到的貝爾、斯特恩斯陷入沉思。
良久,貝爾說道:“理性上,我會自己留99美元,只給羅伯特1美元。”
斯特恩斯攤手,
“那就只能不好意思了。我不是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和西斯蒙第的無腦信徒。”
他說的這三個人都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