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解,
“這是什麼意思?”
陸時笑了笑,
“我剛才提到的那位女講師可不是一般人,她有一篇論文,《論瀝青鈾礦中含有一種放射性很強的新物質》。在論文中,她說明了88號新元素的發現過程,並將其命名為鐳。我相信,她很快就能憑藉對放射性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場的大部分是文科生,
對放射性、對鐳,他們都沒有什麼概念,
但諾獎就不一樣了,
“女性獲得諾貝爾獎?”
“陸教授可真是有夠異想天開的……”
“說不定是真的呢?”
“不可能!”
……
學生們普遍不贊同陸時的說法。
陸時擺擺手,
“沒關係,就讓我們彼此保留意見,拭目以待。”
接著,他繼續話題:“我舉居里夫人的例子,所想表達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一件事,如果能發展生產力,那麼無論我們如何支援或反對,都沒有意義。”
有人問:“陸教授的意思是,女子讀大學可以解放生產力?”
陸時哈哈大笑,
“這可是你說的,我什麼都沒說。”
油滑!
眾學生忍不住給陸時貼上了這樣的標籤。
可神奇的是,他們對陸時表現出來的油滑一點兒也不反感,反而覺得那是一種機智的表現。
所謂“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
他們已經被陸時折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