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利奇冷哼道:“那我原話奉還。你們這些人是不是有病?《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的銷量再高又能怎麼樣?雜誌社分你們一分錢嗎?對了,我不是《無人生還》的讀者,我只是看你們不爽。”
用魔法對抗魔法的效果很不錯,
對面的人開始罵罵咧咧。
兩撥人越來越激動,彼此靠近,相互擠壓著站立的空間,眼看要大打出手。
這時,一個嚴肅的聲音響起:“你們幹什麼!?”
眾人回頭,
只見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叼著菸斗站在那兒,
他沒有留紳士胡,而是用蓄起的鬍鬚覆蓋住了整個下巴,這一點足以讓他和一般的英國紳士顯出明顯不同。
立即有人認出了他,
“校監先生。”
校監是英聯邦地區高等院校的校務會議主席,負責主持校董會和畢業大典,以及決定學校長遠發展願景。
倫敦政經的校監是喬治·伯納德·蕭,
他還有另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蕭伯納。
蕭伯納分開學生,
“都沒課嗎?”
如果是現代,學生們肯定作鳥獸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1900年是個各種思想碰撞的年代,學生秉承“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一原則,因為討論而“頂撞”老師的事時有發生。
他們沒有散去,反而圍上了蕭伯納,
嘰嘰喳喳,
七嘴八舌,
添油加醋,
……
總算是把事情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