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穩妥!
如果放任福爾摩斯霸佔輿論優勢,《無人生還》早晚會受到影響。
陸時笑著問道:“庫珀先生,如果英國現在有超過九成九的市民是保守派,你還敢大聲疾呼自由主義嗎?”
庫珀點點頭,
“會。”
陸時卻搖了搖頭,
“主編庫珀會那麼做,但小市民庫珀不會。”
只此一句,就足以點醒庫珀和斯科特了。
是人就有自保之心,
如果一個人和主流觀點持相反意見,由於害怕被排斥,他極有可能保持沉默,
而結果就是,在非主流觀點的沉默和主流觀點的大聲疾呼中,主流觀點以螺旋的形式擴充套件加強,最終變成一種覆蓋整個社會的輿論。
《無人生還》和《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就是這種關係。
斯科特嚴肅道:“我們該怎麼辦?”
陸時首先想到的是民調,
民調可以讓少數派知道自己並不是那麼的少數,在選票制度的國家非常有市場,
但是,蓋洛普、皮尤研究中心、輿觀都是21世紀才正式成立的,在這之前,各大媒體基本都得靠自己的民調部門自力更生,或者由高校等科研機構釋出民調結果。
陸時看看斯科特又看看庫珀,
毫無疑問,現在的《曼徹斯特衛報》和《蘇格蘭人報》都沒有民調這個概念,
準確地講,沒有任何一家機構有民調這個概念。
陸時沉思著,覺得這或許是一門不錯的生意,若是能找到權威背書,簡直是無本萬利。
見陸時不說話,斯科特有些焦急,
“陸先生?”
陸時這才回過神,回答:“其實也不難,只要讓沉默者知道自己並非獨行就可以了。《曼徹斯特衛報》不就能做到這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