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辦案,白松會相信直覺、相信第一印象,但是也會超脫直覺和第一印象。
有時候第一印象可能被誤導,但往往很有價值。
當初白松還在九河橋派出所的時候,發生在光明裡的孫某自殺案,最後破案的關鍵就在於秦無雙的一句“不排除自殺”。
...
室外太冷了,白松等人還是選擇了村子裡的村委會。
“目前分析,財殺者是有預謀、而且對這裡非常熟悉”,白松道:“但是這個案子疑點真的很大,我有點不能理解的是,這樣一個農村的案子,即便是圖財害命,我分析這一家充其量有個幾萬現金。倒不是說這不值得殺人,而是說這種案子不應該有高智商人士參與吧?為什麼現場沒發現明顯問題?”
“確實”,林陽市刑偵支隊的林支隊點頭:“這種案件理應不復雜,難度應該在於找人,而不應該在於分析現場。”
農村的滅門案件歷史上發生過一些,比如說殺人狂魔楊某,就曾經翻牆殺了一家人,最終只搶走了三兩個一元錢硬幣。(注,名新海,可自行查閱)
像這種案件中,如果是隻求財,死者和兇手之間不認識,那找到兇手的身份就很難,除非DNA庫里正好有。
但是,現場不應該這般。
“家裡的錢被翻找過,而且翻找的過程沒有踩到血跡”,孫杰道:“除非這個人會懸浮,否則翻找錢的過程,一定是在殺人之前。”
“這不可能”,林支隊皺眉:“要是能不殺人、不控制人的前提下讓這家人乖乖把錢拿出來,而且還沒有什麼衝突,那得是非常熟悉的人。從現場看,這家人的錢幾乎都沒了,這得是什麼關係?從村子的其他人那裡問的情況,能做到這個的,也只有男子的大哥一個人,但是他大哥一家遠在長安市,不存在作案時間。”
“從村民那裡,也得知他和大哥之間沒有太大的矛盾,而且大哥家庭條件還不錯,不至於做這個事。”一個刑警補充道。
“現場是這樣的。”王華東肯定了孫杰的話:“林支隊,關於這個問題,你方法醫和我方是有共識的。”
李處這時候發話了:“白隊,你什麼看法?”
白松看了一眼林支隊:“我的建議是,把死者大哥一家包括兒子在內的人都查一下再說。”
“已經派人去查了。”林支隊點頭。
...
討論的氛圍還是不錯的,現在大家尚未形成爭議。
簡單地開了個會,有了七八個偵查方向,林支隊就開始派人出去查,很快屋子裡的人都走光了。
今天是年三十,村子裡發生這種事,村長和書記都過來了,鎮上的領導也來了一些,村子裡放鞭炮的都停了。
幾天之前,白松等人還在另外一個村子裡,也是查一個命案,現在在這裡,又是這種情況,不得不說命運夠奇妙的。
大家都走了之後,就剩下了李處和白松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