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算是什麼有價值的線索,對於當地來說,這種基本上稅務上能達標的企業,肯定是很重視的,即便發現了一些原材料的問題,最多處罰幾個主管,不會動搖根本。
當然,白松也並不打算動搖這個公司的根本,這沒有意義。就連當初鄭彥武都說,在以前的那個時代,幾十噸化學品私下轉賣,都不是難事。
住的酒店還不錯,因為包了四間房間,加上當地也都比較熟悉,所以用這裡的小會議室都是免費的,幾張桌子上有著海量的材料,大部分是從公司搬過來的。
“這公司沒有20多年前的花名冊,也沒有幾個人工作時間這麼長。找到了幾個老員工,也僅僅是認識鄭彥武,對鄭彥武的印象還有好有壞,沒什麼參考價值,公司曾經的幾個高管,都沒什麼太大的發現”,白松總結道:“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分析當初鄭彥武賣掉股份的時候,是誰得了利潤,現在仔細看看,當時好幾個股東都分得了股份,而且從當初的一些手寫協議上來看,這次轉讓雖然價格不算高,但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要小看鄭彥武這個人。”郭支隊不急不躁:“他當初能做到那個地步,怎麼也不會是泛泛之輩。如果他變賣股份,有一個人明顯得到了巨大好處,他是能知道的。所以,表面上的功夫一定是能做好的。如果能被20年後的旁觀者發現,那他這個當初的親歷者也太次了。我們要考慮的是,即便是有人獲得了巨大好處,也是背後的利益交換,而不是表面上的。”
“嗯,郭支隊說的有道理”,白松點了點頭:“有一個偵查方向就是查當初這幾個股東在鄭彥武外拋股份的時候,是否有他們自己其他公司的股份變動或者相關大宗財產的交易情況。”
“嗯,不著急。”郭支隊一點也不急。這案子他根本就沒有抱希望,來這裡就是做服務保障。
...
白松終於體會到了此類案件的偵辦有多困難。
白玉龍當年作為辦案的高手,曾經有幸跟著隊伍去建業參與南大殺人案的辦理,後來證據明顯不夠,案子一直就懸著。
時至今日,偵查還沒有停止。
技術在不斷地進步,但距離案發時間真的太久了。
如今再看18年前的這起南大殺人案,已經不太可能出現什麼新的線索了,對老線索進行更高科技水平的重查,有沒有結局誰也不敢說。
如果有一天真的破案,也可能是嫌疑人歲數大了,自己承認了。
白松這個案子也是,去當初鄭彥武那套房子那裡,已經被規劃了小區,幾十層的大樓拔地而起,當年這別墅往下20米的土都被挖走,全部鑄成了地基。
現場證據早就滅世到太平洋裡面了!
白松也逐漸理解郭支隊為什麼一直都不急不躁了,因為根本急也沒用。
這種20年前的案子,幾經時代變遷,想找到當初認識鄭彥武的人都困難,即便有人認識,或者有人對鄭彥武家屬的死有過什麼懷疑態度,也沒用。
如果,大家運氣爆棚,現在突然跑出來一個證人,說是知道當初的運輸公司的老闆的所作所為、被誰授意,都不見得有用。因為,即便跑出來這樣的一個證人,還必須得提供相應的證據,否則僅僅靠他的嘴巴,證據力太弱了。
(這兩章沒有墨跡,沒有把派出所和查公司的事墨跡,但是依然不是啥主要情節,算是過度吧。今天晚上十點半才下班,之前只有不到半章稿,12點終於發出來兩章,真的是太累了,晚安。
這個案子破案的鑰匙在哪裡,考一考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