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也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啊!
可是,現在的人,根本不看你未來能如何,就要現在的結果。
結婚三問“你有房嗎”、“你有車嗎”、“你有存款嗎?”
人家不管你現在賺多少,不管你未來如何,直接問存款...這是什麼鬼問題...
男子無奈,婚不結了,要求歸還定金一萬和金首飾,女方不退。
忍一時越想越氣,實在忍不了,便出此下策,利用自己在學校實驗室的一些許可權,弄到了少量的氰化物,然後給蝗蟲投了毒。
關於這個問題,柳書元在區J縣的路上,專門問了幾個生物學博士,確定了蝗蟲毒性的基本原因。
現在的研究發現,群居的蝗蟲在高密度的刺激下,引起某個基因將苯丙氨酸轉化為苯乙醛肟,苯乙醛肟快速水解為苯乙腈。
苯乙腈是一種嗅覺警示訊號,蝗蟲的天敵對這個氣味很反感。而如果天敵執意要吃,苯乙腈會轉化為劇毒氫氰酸。這樣一來,鳥類吃了就可能中毒。
氰化物的作用機理非常廣泛,只要是體內有細胞結構、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的生物都怕,蝗蟲本身也不例外,所以這東西濃度沒有想象的那麼高,經過高溫油炸之後,一部分又揮發,想毒死一家五口不太可能。
而且,蝗蟲產生的氫氰酸是實時揮發的,蝗蟲體內殘餘沒有那麼多,想把人吃死,一般來說要連吃幾公斤。
離開計量談毒性是沒意義的,蘋果等薔薇科的植物,比如說蘋果籽也是含有氰化物的,但是想吃死人,那要連續吃掉一噸蘋果的果籽才行,西紅柿其實也有一定的毒性,只需要一次性吃掉四噸就會毒發~
隨著屍檢的開展,法醫逐漸發現死亡原因氰化物中毒,這個中毒的程度,是有毒蝗蟲都無法達到的。
因而,當地警方還是迅速開展了相關工作。
可是,在這個死因公佈之前,柳書元因為前期工作的準備充足,提前開始了行動,第一時間把嫌疑人就抓了。
此時此刻,證據鏈還差一個閉環。
沒有人知道嫌疑人是從哪裡買的蝗蟲,也沒人知道是如何送過去的。這個閉環裡,有一個目擊證人老何,可是老何不願意作證。
“他...”老何聲音有些低沉:“在學校,有人欺負我孫子,不會有人站出來幫忙嗎?”
“也許,很多人都如你一樣冷漠,也許他們知道正義是什麼,但過於愛惜自己,遇到事都躲到後面,所以才會如此吧。”柳書元嘆了口氣。
老何沉默了幾秒鐘,還是低下了頭:“警官,你們走吧...”
“好。”柳書元轉身,臨近出門的時候,道:“您孫子的事情,我已經解決了。”
柳書元的話似乎有一種魔力,老何一下子就相信了。
他怕的不是兇手那個男子,他是怕賣蝗蟲的那個人。這個案子想得手,一個人是不夠的,嫌疑人還買通了一個賣蝗蟲的,巧言巧設,讓這個人將便宜、有毒的蝗蟲賣給了死者一家人。
現在,買東西的人死了,而老何這幾天也在市場上賣過蝗蟲,並且,他認識李姓一家人,在他兒女沒出事之前,本來是一個村的。後來兒女死亡,為了孩子上學,他拿著賠償金在縣城買了個六樓的房子,陪著孫子上下學。
市場上最近賣蝗蟲的很多,認識李姓家人的,就老何一人。
“警官...坐著,喝杯水吧...唉...”